高炉铁流

    但也不是一点都没有打听出来。

    比如水西安氏这一段时间,从很多地方调兵向西。也就是芒部的方向。

    龙则溪的话,更是印证了这个消息:“虞公,水西安氏如吕氏一样,是汉人的称呼。安氏下有四十八苗寨,十四则溪。可以动用兵马数万之多,是慕祖九部仅此于罗殿国的一部。”

    似乎怕吓着虞醒,龙则溪立即补充道:“不过,水西安氏与水东宋氏一水之隔,问题重重,在东北方向还有播州杨氏,他的心思多不在芒部。调动过来的仅仅是一小部分。一个多月前,水西安氏已经派人来找,让我转投水西安氏。封我为一寨之主。”

    虞醒说道:“那你为什么不投水西?”

    龙则溪说道:“使君,说笑了。我从小在芒部长大,到了水西又有什么人脉。水西安氏的名声-----”龙则溪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只是简单说道:“有些不好。我更愿意待在芒部。而今见了使君大才,知道谁才是天命真主。愿意将泥槽数千丁口,一并献给使君,只求使君收下。”

    虞醒说道:“何须如此,我说过。此地该是你的还是你的。”

    虞醒是真心话,因为他觉得此地是鸡肋。

    泥槽人丁不多。丁口数千。男为丁,女为口。总共才数千人了。比不上后世一个村落。如果说管吧,要派人来,虞醒而今手下人才匮乏,哪有人派到这里管啊。如果让龙则溪管理,与之前,有什么区别。还得了一坏名声。

    虞醒也要考虑影响,芒部比不得水东,外面也是有四大则溪的。这仅仅是一泥槽而已,这几个则溪,在外也是有作用的,最少敌人如果要打芒部,是不可能绕过这几个则溪。

    虞醒可不因为因为一个鸡肋的泥槽,反而让其他则溪离心。

    这是因小失大。

    而且,这一次高炉冶铁更让虞醒确定一件事情,那就是此地非久留之地,纵然有铁矿,煤矿,但是人烟稀少,交通不便。不可能作为根基之地。

    虞醒对这里经营就不那么上心了。

    龙则溪听了,更积极的将账册递上,说道:“使君,这是我的一片诚心,账册在此,使君立即可以派人去分田征兵。”

    虞醒看着龙则溪,看他真有几分真心实意,心中一动,将账册还给了龙则溪,说道:“我任命你为泥槽长,你就按敦州体制,此地授田征兵便是了。”

    “我对泥槽地方不熟悉,龙则溪,可有什么计策要献给我?”

    虞醒对别人对自己非同一般的热情从来是很警惕的,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他看龙则溪也是一个有所求之命。

    按理来说,则溪是官职,而今龙则溪改任大宋的官职了。不应该继续叫则溪,但是龙则溪的名字太过不雅。虞醒干脆当将这个当成龙则溪的名字了。

    龙则溪被虞醒说中了。他脸上的尴尬一闪而过,说道:“使君所所不知,这铁在山中,可是硬通货,六脉九部,乃至于其他部落,无不缺铁。其中有大利。如果使君同意,属下愿意为使办这一件事情,在最短时间内,将这些铁全部销售出去。”

    虞醒心中暗道:“果然。”

    盐铁古代是大利,沾手的无不富的流油,龙则溪宁肯放弃自己原本的领地,就是想在这上面沾沾手,就有数不尽的利益。毕竟山沟沟里的几亩田,才能值几个钱啊?

    虞醒觉得,龙则溪其实之前也经营过铁矿生意,否则也不敢打包票。

    这并不重要。

    谁没有私心?

    虞醒从来不在乎这个,他只在乎,这一件事情对他是不是有利。

    随着虞醒在芒部立足,将芒部改为敦州,民心依附后,虞醒做的事情越来越多,花销也越来越大,靠得就是之前阿济的慷慨资助,但是阿济几代人的积累,也经不起虞醒如此大手大脚的开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