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牵扯到职务含权量了

    没办法,和那新来的百户打起交道来实在是太难受了,对方完全不像是个二十岁的年轻人,简直就是个官场老狐狸,把他拿捏的死死的。

    李寒江看了看桌子上的四千两银票,他知道最近几天他这门槛怕是得被踏平了。

    别看锦衣卫在外的风评不好,但要是有机会能进锦衣卫混个编制,那可有大把人想挤破脑袋想挤进来。

    这就是人性,我骂你并不是我讨厌你,只是因为我没有成为你。

    况且在本朝想当官,锦衣卫也是相当于比较容易进的一种机构,属于特招录取了。

    像官府就必须经过全国文考,以及最后的武考,才能有机会进入官府当官。

    既然官府的要求多,那到最后的发展上一定是有优势的,锦衣卫的最高行政长官指挥使只是正三品的官员而已。

    而走官府这条路,就有机会走向二品大员以及一品大腕。

    但其实你非要比个高下的话也不好比,这里面就涉及到职务含权量的问题了。

    锦衣卫得势的时候哪怕就是三品的指挥使,有些二品大员也敢抓,但有些又不敢抓。

    比如兵部尚书正二品大员,哪怕是巅峰时期的锦衣卫要是没有铁证的情况下就不敢抓,人家的职务含权量高。

    但要是二品总督和巡抚,那可是说抓就抓了,因为此职只是个有名无实的虚职。

    至于一品大碗,锦衣卫是基本上不敢动的,动了就等着死吧。

    别看皇帝说什么监察文武百官,先斩后奏,但你敢动一品大员。

    哼哼,指挥使首当其冲的掉脑袋,那一整条线的人也得赔罪。

    当然了,一品大员个个实力都深不可测,也不是一个三品指挥使能应付的了的。

    但遗憾的是就算是李寒江有个一品大爹他也不了解一品大碗的实力在哪个层次。

    因为便宜老爹每次在他面前都是表现的和个普通人一般,有时甚至还有些搞笑。

    接下来的几天里,锦衣卫百户所,每日都有商界名流来拜访。

    这些商人都深知,他们这些商人,在当官的面前,连狗都不如,看不顺眼了,随便找个机会就拿下了。

    所以都是千方百计的将家里的后代送进朝廷。

    七日后,李寒江看着桌子上的四万两银票歪嘴一笑。

    120个名额,他只拿出了10个名额用来交易,其余的110个名额都走了正常的招录程序。

    十个已经很多了,要是再多可就不礼貌了,毕竟他现在的顶头上司可是王利,动作还是不能太大了。

    买官卖官这事动静闹大了,搞不好会被当成典型给打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