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石不转(3)

    “师兄说的是,那些年杀的士大夫和上书的人,确是不少。”

    “南渡后还在杀。”

    “那么为何又不能加刑于柴家呢?”

    云空问道。

    岩空停下口中的杂粮粥:“你忘了赵匡胤的天子宝座,是怎么来的吗?”

    五代十国的大混乱时期,每个国家的寿命都很短,军人不断推翻旧政权,自立为王。

    五代最后一国是“周”,史称“后周”,是前一国“后汉”的枢密使郭威,乘后汉皇帝刘知远驾崩,篡位成立“周”。

    郭威只当了四年皇帝,死后皇位交给养子柴荣,是他深爱的柴皇后的侄子。

    柴荣也只当了五年皇帝。

    柴荣去世前,病得很重,他想让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并且安排“殿前都点检”随身指导孩儿。

    可想而知,“殿前都点检”有左右朝政的权势,在纷乱不已的五代,更有可能篡位,重演九年前郭威篡“后汉”、立“后周”的事件。

    当时原任的殿前都点检,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他军功显赫,朝中同伙也多,柴荣自然是大大的不放心。

    最后令柴荣下决心的,是当时有谣谶说:“点检作天子。”

    于是,柴荣下了决定,将张永德改任宰相,提拔自己一手栽培的赵匡胤为殿前都检点,才抱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病死。

    “所以说,没有柴家的提拔,太祖当不了天子,大宋也不会出现。”

    岩空说。

    “我明白了,师兄。”

    云空颔首道。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赵家天下直接得自于柴家,“誓碑”中指明礼待柴家,也是合乎情理。

    “我虽然明白了,但这又与此墓有何关联?”

    “柴荣有七个儿子,三个被后汉杀了,一个当皇帝后被太祖废了,一个在大宋初年死了,还有两个,史上未见纪录,不知所终。”

    云空道:“难道是太祖……”

    “太祖在即位三年时立下誓碑,柴荣第五子柴熙让在太祖即位二年时去世,当皇帝的柴宗训在太祖即位十二年去世,即位以来,太祖便用『杯酒释兵权』之类的怀柔政策,柴家又对他有恩无过,理应不会违背自己的誓词,”岩空摇首,“我不认为是太祖杀的。”

    “师兄一直在说柴氏……那么,”云空疑惑的说,“你的女徒儿,难道正是柴氏吗?”

    “她名叫湘。”

    “柴湘……”云空沉吟道。

    “小湘是名门之后,数十年前,沧州有个柴进,师弟听过吗?”

    “听过,听闻他正是柴荣嫡系子孙,广纳天下豪杰,俨然当年信陵君。”

    “不特此地,他还持有丹书铁券,说是先世太祖皇帝赐与柴家的,所以他才那么大胆收纳英雄好汉,”岩空叹道,“可是朝中有小人,根本不将丹书铁券放在眼里,连皇帝也忘了寝殿后方的誓词,于是柴进被逼反了,加入梁山泊宋江一伙。”

    “可宋江后来不也降了?他受了招安,还去征讨另一个造反的方腊。”

    “对,柴进也降了,可你瞧,后来梁山泊一伙人或被赐死、被暗杀,或退隐、或自杀,小人当道,哪容得了英雄好汉?所以柴进也没什么好下场。”

    “柴进怎样了呢?”

    “柴进辞官退隐后,某日家中闯入强盗,见人便杀,小湘是正好外出未归,才逃过一劫的。”

    岩空说,“虽然『誓词』说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但没人阻止得了天灾、强盗让柴家灭门,只是有一件奇事:那些强盗没抢财物。”

    “难道,会是皇帝……?”

    “也可能是小人们要『迎合圣意』,私下干的。”

    岩空摇首,“臆测之辞,师弟听听便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