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弯(8)

    他们直接走进屋宅,带路的向导也跟着禁军走,好奇的想一窥有钱商贾家里的豪华摆设。

    搜刮了一阵之后,他们找不到主人,更加肆无忌惮的抢劫,乘机把抢到的东西占为己有。

    那带路的向导心有灵犀,闯到后院,看见那棵巨大的树,有两株较小的树跟它纠成一团。

    他心里一阵悸动,觉得有异,下意识走到树的前方,端详了一会。

    “哦,是夫妻树。”他嗤鼻说着,回头跟上禁军,加入抢劫的行列。

    ※※※

    看官!故事说到此处,诸位必然想知道,郭京逃走后,去了哪儿呢?

    《大宋宣和遗事》中,只有区区数行陈述此事,说到“郭京脱身逃遁,众皆披靡,城遂陷”,就完了。如此不免敷衍。

    原来,要在后来的《续资治通鉴》才有下文。

    首先,郭京出城后一路南逃,路上宣称自己可艾萨克豆成兵,逃到襄阳时竟然凭着伶嘴俐舌,又聚了一千多名神兵,大伙屯驻在襄阳的洞山寺。襄阳四面河水围城,是座易守难攻的名城。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五日,金人入宫后,在宫中待了一些日子,到次年二月才废太上皇赵佶(徽宗)和皇帝赵桓(钦宗)为平民,带回北方去当奴隶,他们便是日后岳飞口中的“二圣”。

    两位皇帝后来都死得很惨,怎么死的,由于消息不通,版本多种。

    “二圣”被俘后,遗臣们纷纷拥立宋室血脉,郭京也不落人后,找了个赵家的宗室,也想当个扶立天子的重臣,这一举动遭到襄阳官员们的劝止,郭京不听。他当然不听,因为他手中握有神兵,又有一堆相信他有法术的信徒,他没有听话的理由。

    一直到四月,有人从开封府逃到襄阳,才决定了郭京的命运。他使开封府沦陷的丑事马上被襄阳官员得知,于是立刻把他囚禁起来,再偷偷的派人去暗杀了他。

    郭京的尸身,从此下落不明。

    五月,原本在北宋最后防卫战中很吃重的“康王”赵构,终于在南京应天府称帝,史上称为“南宋”,该年便立年号“建炎”,所以建炎元年和靖康二年乃同一年。

    康王即位后,还是被金兵追得一直往南逃,最后才在杭州真正落脚,并建都杭州,改名为临安府。宣和三年辛丑科的状元是何涣。

    那时候,金人还没打过来,只是宋朝的内忧外患已经把她的气数愈磨愈衰了。

    那一年,停废多年的科举又再度举行,一群群赶着争取功名的读书人,又再挤去京师开封府,意图挣个功名,光宗耀祖不说,还想有官做做。

    当然,不是每个读书人都有资格到京师去赴考的。

    他们要到京师,必须先经过四个步骤。

    第一步,在宣和二年,亦即“京试”的前一年秋季,各县照例先考个“秋试”。

    秋试考中的士子,由各县保送到“州”。

    由州再保送到“道”,亦即今日省级的单位。

    各道在秋季便把士子们解送往京师,冬季向朝廷“礼部”报到,次年春天才举行考试。

    这是宋代一般沿用的“贡举”流程。

    那些能经过重重考试上贡到朝廷礼部的士子们,可以称为“贡士”,或叫“举人”。

    春试及格之后,才叫“进士”。

    这场辛丑科的考试十分特别,因为朝廷已有二十二年没举办科考了,这些年都在采用学校教育取士的“三舍法”,所以一旦恢复了贡举,养精蓄锐已久的士子们,立刻又成群的出现在官道上,浩浩荡荡涌向京师。

    但骆文魁生不逢时。

    骆文魁的父亲务农,每日早起耕田,辛劳养家。

    在骆文魁的记忆中,他有一个叔叔,常会来向父亲拿钱。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