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儿弯(4)

    竹舟惊问:“这是什么情况?”

    云空也冒出一头冷汗:“罕见,罕见,我见过一枚铜钱立起,没见过三枚的。”

    两人惊疑的盯住竖起的铜钱,一时心惊肉跳,捉不定主意。

    云空咬了咬牙:“我每日问卦,只要情势乍变,我就离开,可以吗?”

    竹舟咽了咽口水:“感谢道长。”

    “最晚九月,可否?”也就是再待多一、两个月。

    “没人想送命的,道长,你要走时,余某也无法强留,只不过若是你在,我就安心许多。”

    一个月后的八月,金兵终于抵达太原城下,第二度包围这个五代时的晋国首都、防御北方的军事重镇。

    先把第一线防卫攻陷了,金人才可能无后顾之忧的进攻大宋首都开封府。

    太原围城的紧急军情再次传到开封府时,朝中勾心斗角,无人愿意出兵,以免惹毛了金人。

    太原由始至终都是无人救援的孤城,知府张孝纯的“内外夹击”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空想。

    云空遥遥望见北方天空的怨气愈来愈浓厚,忖度金兵的马蹄声已快要逼近京城,或许很快又会与太原同一命运。

    此时,云空还有个疑问:郭京是谁?

    如果大宋气数已尽,还有办法能够扭转局势吗?

    ※※※

    这时候,还有另一个人在找郭京的。

    这人和云空一点也不相干,他是大宋的兵部尚书,也就是管理兵事的最高长官孙傅。

    太原被围又无援军,若太原城破,下一个目标必定是东京了,最害怕金人来到的是他,因为即使大家都逃了,他还是最不能逃的一个,大兵掌握在他手上,等于大宋前程全在他手上。

    偏偏大宋打从一开国就害怕将领掌握兵权,天下军兵全部纳为皇家“禁军”,打仗时才任命将领带兵,造成将领和士兵没有感情交流,士兵军纪废弛,遇上金人这种战争高手,加上一个草包兵部尚书,想保住开封简直是妄想。

    孙傅在这种情况下,拼命的想要寻找可以阻挡金人的其他法子。

    有一天,他起意拿起丘浚的《感事诗》来读。

    丘浚是仁宗在位时的进士,据说术数功力颇高,能知未来兴废,他当官最高至殿中丞,写过《天乙遁甲赋》、《观时感事诗》等诗,孙傅崇敬此人,冥冥中觉得他说不定为未来留下了什么提示。

    果然,当他读到其中一句“郭京杨适刘无忌,皆在东南卧白云。”,心中忽然有感:“这岂不是三个人名吗?”孙傅满心期望有奇迹出现,这一句诗就被他当成了谶语,深信诗中必然另有旨意……

    “每到乱世,必定奇人屡出,这必然是上天的征应!大宋还有救啊!”兵部尚书孙傅命令一下,寻访这些人名的行动立刻展开,比准备对付金人的行动更来得积极。

    果然不负苦心人,一名叫刘无忌的人在市民中被访着了,但他长相平庸无奇,只是个普通脚夫。

    而郭京并不在平民百姓中,他是宫中的禁军“龙卫”,也就是属于侍卫中的马军。

    孙傅很是兴奋,不断向人说:“事有转机了,事有转机了。”

    待他传唤这两人来到跟前,郭京的长相立刻便引起了他的注意。

    郭京一个魁梧汉子,浑身上下是豪气,人长得很是威武,到底是个当龙卫的,声音也颇洪亮:“参见孙大人!”这一句,已让孙傅对大宋的前途先放下了六十个心。

    孙傅的满意是写在脸上的,身边早有懂得察言观色的急着说话了:“恭喜大人!得到良将啊!大宋有救了。”

    孙傅尽量维持庄严的表情,假惺惺的淡然问道:“哦,如此说来,此人可有军功?”

    这句话不能没了下文,说话的人马上说:“这郭京曾经活捉金兵两位元帅,立过大大的功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