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就一定会有回报!】

    于是,剧组又开始拍摄了。

    梁坤在一旁和朋友们聊了起来,华子和陆露的戏他没兴趣看。

    唐傿问:“你在国内准备待多久啊?”

    “待到12月底,我已经和斯皮尔伯格说好了,得去参加他执导的《慕尼黑》首映礼。《忌日快乐》剪辑完就安排档期,1月上映,我还要在美国做宣传。”

    孙睿好奇的问:“为什么不选2月上映?情人节上的话档期更好吧?”

    “2月有大片竞争,小成本电影怎么和大片争?1月几乎没竞争,哪怕有大制作也是对质量没信心才选的这个档期,更容易出成绩。”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由于其不具备明显的价格竞争空间,档期便成为影响电影票房收入的关键因素。

    进入21世纪,好莱坞市场已经细分得非常彻底。每一部电影都需要创造出自己的目标观众,同时还需要打一场“宣传大战”。

    在电影打动目标观众的过程中,经常有不利的状况发生。比如竞争对手选择在同一时段播放针对同样类型观众的广告,或者在同一档期也有相似类型的电影上映的话,“目标观众分流”就在所难免了。

    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即便是占据上风的那部电影,也会损失一部分目标观众。因此,为了保护票房收益,每一家电影公司都会极力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对档期进行调整也就在所难免。

    梁坤和韩国女星金柳真也聊了几句,她到华国拍戏,特意学了华语,挺用心的。

    一会儿,“华子”靳冬的戏拍完,导演叫孙睿和柳真,轮到他们上场了。

    梁坤和唐傿继续聊天,在一旁看孙睿表演。

    这段是陆涛和米莱聊天的戏,米立雄让女儿来劝说陆涛放弃做节能楼,取消追加投资,这样可以节省五千万。

    米莱以为很难说通陆涛,结果这次他答应的很痛快。

    “你今天怎么这么容易就想通了?不管你的设计了?”

    “节能楼现在太超前了,这个梦想可以放在以后完成。如果我坚持这么做,坑的人就太多了。我不能因为梦想坑你爸,更不能坑你。”陆涛笑着回答。“这个项目受挫,我忽然明白了一件事,人不是为梦想活着,而是为现实活着。”

    “你自己想的?”

    “是有人教我的。他告诉我要懂得刹车,只有随时刹车你才能控制自己。并不是你有把握的事就是很明确的,你觉得你会开车了,但有时候形势会差强人意,人要学会避免失控。失控那是最坏的情况,因为谁也不知道失控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这是我最需要学的,也是人生最关键的。”

    这是徐志森对陆涛说过的话。他在参加地皮拍卖会的时候失控过一次,没有失控第二次。在梁坤的剧本里,陆涛妥协其实是一种成长。

    徐志森为了培养陆涛,从一开始的侧面激励到最后的完全妥协,付出的心血有目共睹,身为亲生父亲展现出了强大的人格魅力。

    陆涛开始和徐志森有分歧,是因为不够成熟,现在他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孙睿演的陆涛有冲劲,叛逆,也学会了刹车。他因为年少轻狂做错过事,在想通后他不再是废物了。

    梁坤看了一会儿,发现孙睿并不是本色演出,而是演的“坤哥”。

    他说话时那股自信的劲头,舍我其谁的语气,包括一些细节,小动作,都是模仿的梁坤。

    按照孙睿的理解,梁坤剧本里写的男主角有他自己的影子。他这么演的效果真不错,所有人都觉得很棒。

    梁坤看了则很有成就感,他们没白在一起住啊,太熟悉对方的习惯了。梁坤易容出去玩的时候,也能很好的模仿孙睿。

    柳真演的也很好,她本身就是比较有活力的那种人。她和孙睿搭戏时演出了CP感,两人平时就是一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