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世故,抄袭诗词

    就这样,赵玄奇收好笔墨纸砚,躺在桌案上缓缓休息,没过多久,他便陷入睡眠。

    而其他考生依旧点着灯烛认真写作,一分一秒都不肯放弃,他的睡觉与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

    小吏走有些惊讶,以往的考生哪个不是抢分夺秒的答题?

    这家伙倒好,天刚刚黑就直接睡觉了!

    于是过来看了看,直到确定赵玄奇没有作弊的嫌疑,这才继续游走在考场上。

    别以为晚上就没有人监考。

    晚上的监考程度更加严格,会有许多小吏来回巡查,一旦发现哪里不对劲,就会进行搜身探查,想要作弊简直难如登天。

    一夜无话。

    次日,赵玄奇早早起床,洗漱一番之后,又吃了一顿饱餐,这才坐到位置上,重新答题。

    “诗考”“词考”。

    说实话,这个世界的诗词巨作有很多,也有特别牛逼的名篇,但是前世的那些流传千古的诗人完全没有存在这方世界,导致他可以抄袭很多诗句。

    所以“诗考”“词考”不成问题,比较简单。

    至少赵玄奇认为比较简单。

    试考题目:

    【……依照大儒方清水的《登楼感想》进行创作……要求简单明了,以魏诗格律基调创作,不偏离题意……】

    一系列的官方话语当中,对于考题的各种要求很多,然而赵玄奇却只看到了“登楼感想”四个字,要求考生写出登楼时候的感想作诗,不偏离大儒的范文诗句。

    他毫不犹豫,提笔就写:

    《登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是一首比较有名的登楼感想诗句,而且这个世界也有黄河,黄河也属于比较有名的河流,写在这里不算偏离题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在华夏可是流传千古的诗句。

    想必,放在这个平行世界用来当做科考答案,成绩绝对差不到哪去。

    至于“词考”那就更加简单了,也是要求考生按照某个大儒的著作,然后观看某物的想法作词,这里要求的是要写到“长江”。

    赵玄奇揉揉眼睛,看着题目难免感慨:“从诗词题目来看,要么就是登楼感想,要么就是看长江感想……”

    “登高楼,逛长江,看似简单其实却一点都不简单,毕竟这些都是世家大族才有的项目啊,也只有世家大族的人才能不受金钱束缚,那么悠闲的旅游游玩。”

    “而穷苦百姓有着路引限制,不能随意走动,终日束缚在出生地,就算好不容易考上秀才功名,也没有钱财支持远游观景,各地也比较混乱,山贼土匪众多,穷人书生没有能力雇佣保镖,危机很大。”

    “难怪世家子弟成绩考的那么好,做诗作词方面也碾压普通人,人家可以旅游实地考察,的确登过高楼,的确看过常见黄河的浩荡,情感丰富,感想众多……”

    “而你区区穷苦人家,只能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插秧种地,一辈子没有上过高楼,只期望填饱肚子,目光短浅,只能从其他人的描写当中幻想高楼景象还有黄河长江的壮阔,做诗词方面如何能有灵感?”

    赵玄奇在这一刻很深刻的体会到科举对于穷苦百姓的恶意。

    果然,读书科考从来都不是穷人的项目,这是有钱人家才能玩的东西!

    “关于长江的诗句……”

    他摇摇头,把脑海里的各种想法散去,依旧选择抄袭一首词,而且是千古名词!

    《临长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