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加身,衣锦归村

    他心中喃喃自语:“普通人想要翻身太难了,赵家村附近几个村子都没有秀才,连童生都没有一个,读书很难,考中功名更难,难如上青天啊。”

    从衙门走出,神清气爽。

    功名有了,以后将不再平凡。

    就像孙猴子摘掉了头上的紧箍咒,从此天下逍遥,自由自在。

    终于不再是最底层的平民百姓了!

    接下来大半个月的时间里,赵玄奇成为了大忙人。

    书院的各个老师给他送上贺礼,衙门里的各个官员,还有衙役也排着队给他这个双门第一庆祝,送上贺礼。

    就连书院附近各个街道的商户,还有普通人家,也不断来到书院进行庆贺。

    包括同期的书生,一些赵玄奇不认识的学子,也纷纷上门送礼。

    秀才功名其实没有那么大重要性,毕竟不能当官,重要的是第一,排名第一。

    第一的秀才,与普通的秀才不可同日而语,普通的秀才可不会有这种待遇。

    而送贺礼不一定是巴结,还有另外一种意喻是沾沾文气。

    在北魏国百姓来看,但凡能够考上第一的人,绝对是文曲星下凡,附带着文气,给这种人送礼的话,文气缠身,说不定以后自己可以考一个好的成绩,后辈子弟也能考上一个好的成绩!

    这种类似于迷信的行为,其实很常见,别说现在这个封建古代,就算是在前世现代化世界,也有很多类似的迷信。

    比如某人考上省状元,这一户人家那就彻底出名了,很多不相干的人都愿意资助你,排队上门给你送礼,就是想沾沾文气。

    秀才虽然不如前世的省状元那么牛逼,但好歹也是县里面的第一,下一步要考的是举人,中举了那就可以当官了,举人成绩排名靠前的话,而且是当大官,这与前世的省状元相比不差多少,得到如此待遇也是正常。

    周围人都赶着巴结排名靠前的秀才,相当于一种投资,一旦他中举,将来指不定可以给自己带来巨大好处。

    赵玄奇排名第一,又是穷苦人出生,正好是雪中送炭的好时机,自然是首当其冲,没有意外的话他绝对可以加入官僚体系。

    ……

    有了功名在身,赵玄奇也顺理成章从书院里搬出来住,在书院隔壁租了一间房子,各种谢礼都被堆放在房子里,满满当当。

    送谢礼只是当地的习俗,你收了礼物,别人沾了你的文气,不代表会欠别人人情,这属于两不相欠,所以赵玄奇也就将礼物都收了,不收就是看不起人家。

    有了这些补贴,赵玄奇好歹有些钱款,终于换上干净的长衫,并且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吃饱喝足,脸色气血都好上很多,看上去面色红润,精气神很好。

    当时间空闲下来之后,他终于有时间回村了!

    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村民们,我考中功名了,大家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没有让大家失望!

    赵玄奇租了一辆马车,飞快的朝着赵家村奔去。

    一年前,他来到县城时,诚惶诚恐,前途未卜。

    一年后,他回归村子时,满心欢喜,已是功名两全,锦衣在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