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南书院开学

    牧南说的言简意赅,但不影响曹不悔听得明白。

    “戚家之事小道有所耳闻,但戚常威乃重犯,带其出狱涉及仙凡交接,还需道府司做保,手续稍显繁琐,上师莫要见怪。”

    “需要多久?”

    “一个时辰便可。”

    牧南点了点头。

    “有劳曹主事将戚常威带至道府司,我一个时辰自会前来。”

    一个时辰从地牢里把常威带出来,在他看来已是相当迅速了。

    只是不知道道府司要去衙门拿多少手谕,盖多少章才算走完流程。

    此间,恰好去牧南书院看上一眼。

    既然有冠名之说,他怎会按捺住内心的躁动?

    前世冠名这种事,想都不敢想!

    “李员外,是否方便去书院看上一眼?”

    “若是仙师不提,我还在想着如何开口请仙师前去指点!”

    ……

    “书院简陋,请仙师见谅!”

    “此处我本想将墙体拆除,让视野宽些,但犬子觉得有罩壁所在,倒让学子能心无旁骛。”

    “这四间联排房屋,后续将通成一间,权作休憩之所,让城外学子不至于寒冬酷暑来回奔波,这是……是戚常威的提议。”

    “书院修建,戚家主动捐了百两黄金,本还说后续每年再拨五十两,谁知,哎!”

    “大儒李程溪先生,听小老儿免费做书院,便不要酬劳,还携带家眷入住了书院。”

    “如不是书院免费制,怕是请不动李先生。”

    李员外引着牧南在书院随意走动,所过之处一一介绍。

    直听到了朗朗读书声,才止住脚步。

    “学子们无论贫寒与否,都会分发统一的服装。这是犬子的主意,目的是让学子安心学业,在学识上不分三六九等。”

    牧南听着兴起,感慨道:“员外所行,乃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当时的无心之举,化成了郎朗童音,怎么听都觉得异常顺耳。

    “是仙师大义!”

    “何人在外喧哗!”

    一声呵斥,中气十足,让三人噤若寒蝉。

    包括牧南。

    过了这么久,他发现,最敬畏的依旧是老师。

    随着话音,一个面皮白皙,鬑鬑有须,身着灰色长袍,手拿“量天尺”的清瘦老者迈着八方步走了出来。

    见到李员外这个书院金主,也丝毫没有客气。

    “学堂重地,员外在此聒噪,成何体统!”

    李员外像是做错事的小学生一样,赶紧躬身。

    “老朽情之所至,声音大了些,惊扰先生教习,还请先生莫要责怪。”

    牧南行了道家拱手礼,嘴上虽没说话,但心底却泛起浓浓敬重:君子境!

    所谓儒家修行,是在心底养一缕玄之又玄的浩然气,讲究的修养、秩序、规矩、担当、正义。

    只有五个方面全部具备才有机会跨入修行,儒家称之为师之道。

    之后,再凭借悟性、能力、机缘、顿悟等充实这五个方面。

    依次达到士人境界、君子境界、儒生境界和儒圣境界。

    儒家修行考验天性的同时,更重后天修养,且能修出浩然气者凤毛麟角。

    因此,儒修便成了最受尊重的修士。

    它不光代表着修为高低,更代表着完人和高尚。

    或许正是因为儒家修行不易,所以,儒圣飞升时不经天劫、不受天规,自有接引虹桥接引。

    “此为何人?”

    李程溪手中“量天尺”指向牧南。

    “后进末学,巡天监小旗官,牧南,见过先生!”

    牧南丝毫不敢违逆,动作极为恭敬乖巧。

    李程溪能到君子境,想必师尊淑云仙子在场,也要拱手尊敬的喊一声先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