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贪一点点

    旁边提着汤桶的农夫笑的合不拢嘴,露着昏黄的大门牙喜滋滋的从桶中乘出一碗清汤寡水的米汤,而后将陶碗侧在桶边,轻轻的逼出汤水,又重新往复了几次,最后端着一碗明显米粒多于其他人的黍米汤递给了丞相。

    “丞…丞相,这里还有,吃这碗,这碗米粒够多。”

    比干有些看着孟尝看热闹的眼神有些好笑,也不矫情,接过陶碗就倒进了木桶,然后重新打了一份米汤一饮而尽。

    “孟伯可是小看老夫矣,昔日我与王兄劝农事桑时,没少在地里扒食,这米汤哪有你说的美味。”

    “丞相,这可是百姓之粮,一碗小小的米汤里,您可曾看见邹老汉那一片热心与赤诚?我们高居内院大宅,平时吃肉喝酒,难得有机会吃到这些粗粝的食物,可是他们不一样,这一份黍米汤说不定就是邹老汉家中最最珍贵的食物,可是他却无私的给了我们。邹老汉,我且问你,你今日为何要请我喝米汤?”

    皮肤黝黑,浑身腻着油的邹老汉,明显是已经精心打理过一身,衣服虽然破陋但却干净整洁,此刻听到贵人相问,也是有些不好意思的挠头,支支吾吾半天才说明白。

    “您那么尊贵,居然还来帮俺们这些人亲自种地,还减免赋税,俺们都感谢您,所以才十几家一起凑了些过年剩下的黍米,想着拿来感谢您。”

    孟尝得意洋洋的将碗中黍米汤一饮而尽,嘎吱嘎吱的咬着嘴中的米粒,大力的拍打着邹老汉的肩膀说道:“好了,这碗汤水我也享用了,你们的情谊我已知晓,把剩下的分了,赶紧干活,今天早点锄完,咱们也好早点回去休息。”

    看着开心的邹老汉离去,孟尝看着笑吟吟的比干又说道:“丞相,您觉得这些人如何?”

    “纯朴,热情,好客,孟伯好手段,不过过完冬月,就将我朝歌的臣民尽皆收心,您的仁名当之无愧。不过,孟伯擅自降税就不怕大王怪罪吗?到时候今年的赋税大幅度减少,您是照顾到了这些农人,但是您自己可就危险了。”

    “哈哈哈,丞相可能事务繁忙,孟尝几次上书求减赋税的请求您都没有同意,于是尝便和大王立下一个赌约。”

    “什么赌约?”

    “大王同意我减免赋税,而我则向大王保证,今年之赋翻一番!否则孟尝愿接受大王惩罚。”

    比干凝重的看着孟尝,眼前人年纪虽小,但是从内政、君略上都不是短视无谋之辈,应该不会无的放矢的胡吹乱造。

    “就凭这新开荒的土地?那也做不到翻一番,孟伯,此等大事可不能信口雌黄啊。”

    “丞相,民以食为天,往年都是高税,无论他们种多少,开多少荒,十税其一,加上徭役、口赋、杂赋,在丞相的仁政之下依然会达到十税其三的标准,可孟尝不一样,若是无开荒,分亩不减,但凡多开一亩减一分,多十亩便统一是二十税一,可多二十亩、三十亩之时,您觉得是百姓多了存粮,而我大商的赋税是会减少还是增加?”

    比干心中默算着利弊,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民力有限时,人不是牛马,你如何能让他们如此辛劳的工作?”

    “我的好丞相,孟某一整个冬季都未曾出府,盘查了整整一冬的田亩情况,您监管农事,难道不知这朝歌城内哪些人的田地最多吗?”

    “而且,本身这就是临时之法,不论有没有荒地的开拓,难道大王就不会加赋吗?”

    看着沉思的比干,孟尝咂了咂嘴,心中默默的念叨着:若是没有甜头,这些人又怎么会把奴仆带出府邸,发动自身门客与仆从进入农事之中呢?呵呵,鱼饵不下足,就算换成姜子牙,也免不了一直空军。

    孟尝带着人在城外辛勤劳作,而此时的朝歌城内,司礼乐之职的下大夫张子辰,这位在礼乐司尹仅次于商容的“年轻老臣”,面色欣喜的看着眼前仙风道骨的道人,不由得赞叹道:“邝道长来意,我已知晓,近些时日与道长促膝长谈,子辰获益良多,您所要求的之事,子辰定会竭力推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