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法和理都是如此,更不用说那些只有天才才能明悟到相对论和引力定律,这些知识,就算是有大师教导,也不见得人人都能学会、学精。

    地藏是有大智慧的人,一眼便察觉到这套新理论的核心。

    初来孟地,这位西方教高徒便将自己锁死在房门之内,数日以来不吃不喝,不眠不休,没有参悟妙境之法,而是整个身心都沉入到这《孟法》之中。

    十数日后,这位大慈悲、大智慧的年轻人顿开金绳,开悟了。

    菩提树下风自起,规矩方圆在人心。对错是非谁人辩?佛陀本身自难清。

    “孟君之志何其广大,什么西方法精要,什么清静妙台,尽皆虚无,唯有大公无私,立矩为本,方为众生之舟脱离苦海!”

    众生皆苦,是为人心不一,天下人皆有其道,是为争端。以仁德立本,以法度立根,刻木为舟,可度无边苦海,地藏恍然大悟。

    帝辛三年,立春。

    又是一年春来到,耕种之事吴程驾轻就熟,而一直迟迟不曾开启的法改之事,也经由地藏之手开始缓缓推动。

    地藏为廷士,辛评为副手,此等大事,姜子牙责无旁贷,让薛恶虎与韩毒龙坐镇辛评之处,协助地藏进行法改。

    这些氏族之人就算不认识什么是西方教,但是背后已经被“不知名”者曝光了阐教门人身份的薛恶虎、韩毒龙,大家还是清楚的,三教势大,乃当世之仙神也,岂是人力可能抗衡?

    一开始坊间还有暴政的呼声,结果沙弥们一个个坐镇城中,向黔首普及何为《孟法》,大肆畅谈仁义之道。

    只是收效一般,仁义之说百姓愿意听之,法度之说却弃如敝履,奴隶若是提升了阶级,好不容易晋身成为生民、平民的人心中如何快活?

    妖僧之名不胫而走,新法推行有人支持,但是绝大多数人是拒绝的,因为这些人家中或多或少都有奴隶。

    奴隶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如何处置自己的私有物品,为何还需要依照法度行事?

    此事不公,孟地纷乱频发,诸多氏族与百姓前往主府寻找主君欲要一个说法。

    孟尝听闻此事后也是怒不可遏,大声呵斥着地藏倒行逆施,乱改法令,于大庭广众下鞭挞地藏,责令其行使本职即可,不要祸害百姓之私产。

    诸城氏族与贵人听闻此事后欢呼雀跃,直呼主君英明,新法推行一时搁置,坊间开始流传主君被西方教妖人所胁迫,仙人们无情,只为弘扬教义,就逼迫自家主君倒行逆施。

    但是仁慈的主君还是和大家站在一块儿的,只要有主君在,这个孟地他就乱不了。

    地藏或许并不在乎流言蜚语,但是孟尝还是给出了一个期限,等到第一批奴隶享受军功所带来的福利之后,军中会有自己人乘势发起请求一视同仁的请求,到那个时候,就不再说四处反对声讨,反而是这一大帮人要求着地藏快快法改国人的战功待遇。

    那个时候,才算是新法真正施行、发威的时候。

    氏族、贵族与国人们所期盼的好景不长,大雪融化,六城犹如齿轮一般运转起来,无数的粮秣与甲士、战兵汇集在青阳关内,孟尝也带着本部的精锐与诸族的混旅会师。

    大军开拔,直往平波、临城而去。

    “妖僧”地藏见主君不在,又开始兴风作浪,继续推行他的西方教《孟法》教义。

    先是强势抓捕了私杀懈怠之奴的吴氏贵男,于黄金台上将城中奴役百姓,私杀奴隶的诸多贵族一同杖打的杖打,鞭挞的鞭挞。

    一时之间,地藏之法让整个孟地风声鹤唳,只是这一次,孟尝已经出征,不在城中,众人就算是想要告状,也没有办法完成。

    地藏坐而论道,尽访六城氏族。

    好在凡事都讲究一个循序渐进,先破私刑之法,然后解脱到那一批有志改变出身的奴隶,然后独自子孙为奴的现状,尽可能的扩充人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