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婚之日(1)

    念桃笑着和墨笙歌说话,眼中不免多了一些不舍,甚至还有一些欣慰。

    若是富察皇后能够看到,墨笙歌如今出嫁的模样的话,想必富察皇后一定会替墨笙歌感到开心吧。

    墨笙歌没有回答念桃的话,只是面带着微笑地望着,镜中自己的模样。

    念桃和蕴竹两人扶起墨笙歌,让墨笙歌坐在高座之上,苏暖的手中拿着一个苹果,将苹果放在了墨笙歌的手上。

    喜婆说墨笙歌将苹果拿在手上,出嫁到摄政王府,意味着夫妻二人平平安安,代表着吉祥如意的意思。

    由于还没有到吉时,墨笙歌的盖头先不急着盖上,等到吉时以后,由福隆园亲自替墨笙歌盖好盖头,送墨笙歌出嫁。

    太后是极其地心疼墨笙歌,在得知墨笙歌已然换上新娘妆后,在嬷嬷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来到长春宫的主殿中,想要嘱咐墨笙歌几句,让墨笙歌一切小心。

    墨笙歌在看到太后的到来后,连忙轻声召唤着念桃和蕴竹两人,让念桃和蕴竹两人将她扶起身,她好走到太后的跟前。

    念桃和蕴竹两人,在听到墨笙歌的呼唤以后,连忙走到墨笙歌的身边,听到墨笙歌的吩咐后,将墨笙歌扶着站起身,走到太后的跟前,聆听太后对她的教诲。

    太后见墨笙歌走到她的跟前,用手抚摸着墨笙歌的脸庞,眼角泛起心疼的泪花,有千言万语同墨笙歌说,最后汇成了一句话。

    “哀家那年幼无比的歌儿,一晃而过地长成了大人,转眼间就要变成,至高无比的摄政王妃了。你千万要切记,夫妻相处之道,夫妻和睦最重要,其他无须担心太多。”

    太后向墨笙歌说的这些话,理应是由富察皇后向墨笙歌嘱咐,让墨笙歌注意夫妻之道,甚至是让墨笙歌小心。

    可是富察皇后仙逝许多年,无法亲自送墨笙歌出嫁,唯有太后这位长者,方能嘱咐墨笙歌这些话。

    墨笙歌岂能不明白,太后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墨笙歌明白地点点头,向太后明事理地跪下去,回答着太后的这些话。

    “孙女谨记皇祖母教诲,孙女定不负皇祖母所望,定会做到夫妻和睦,不让皇祖母与父皇挂心,还请皇祖母宽心。”

    墨笙歌比旁人更清楚,在这成亲的大喜之日,她作为主人公,是万万不能流泪,甚至是哭出声的。

    即便是她对太后有万般的不舍,她只能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向太后做出此番保证。

    太后在得到墨笙歌的保证后,将墨笙歌扶起身,向墨笙歌嘱咐几句后,离开了长春宫中,不想回头去看墨笙歌。

    太后曾经想过,墨笙歌总会有一天要离开皇宫,嫁给她最心仪的良人,从来没有想过这一天,会来得如此之快。

    墨笙歌在目送太后的离开后,在念桃和蕴竹两人的搀扶之下,回到位置上坐好,等待吉时的到来,入主摄政王府。

    念桃、蕴竹和苏暖三人,作为墨笙歌的贴身丫鬟,自然不会留在长春宫中,而是跟着墨笙歌入主摄政王府主事。

    长春宫的墨笙歌已然做好一切准备,只等待着吉时,由福隆园这个表兄,将墨笙歌送出皇宫,送上肖洛白的花轿。

    而与此同时的是,肖洛白已然自行换上婚服,等待吉时的到来,迎娶墨笙歌。

    摄政王府的侍卫们,匆匆忙忙地忙上忙下,将摄政王府的每一处布置地喜气洋洋,等待着墨笙歌这个嫡公主过门呢。

    他们始终坚信着,墨笙歌嫁入摄政王府后,定能让摄政王府焕然一新。

    不是肖洛白不够好,而是肖洛白总是一脸的冷漠,让他们看了不经感到害怕。

    他们听常跟在肖洛白的侍卫说,墨笙歌没有肖洛白那么可怕,墨笙歌对待下人是极其地好,他们自那时起,便希望墨笙歌能够入主摄政王府,缓解他们的尴尬了。

    一切准备就绪后,只静静地等待夜幕的降临,将墨笙歌迎娶到摄政王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