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源广进

    文慧做了这么久的生意,得心应手,冯蕴一开口,她瞬间意会。

    “娘子放心,凉糕肯定是今夏玉堂春的招牌吃食,断断不会便宜了去的。”

    冯蕴微微一笑,“由你来定。”

    做好凉糕,送了些去养心斋,又让人送了一些给姚大夫,再就是云庄,以及太平园。

    当然,给刺史府的,冯蕴就没有出面了,而是让文慧这个准儿媳妇,给贺传栋带回去。

    玉堂春将凉糕上到菜单的时候,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

    ——凉糕融雪。

    短短几天,这个名字便打响了名号。

    安渡眼下皇室宗亲多,世家大户也多……

    每天到玉堂春订凉糕的仆从,排队能排一个街口,更有世家大户直接找上门来,要高价收购文慧手上的方子。

    文慧自然不肯。

    她照着冯蕴教她的说。

    “凉糕融雪是长门的秘方,不可外传。”

    “但做凉糕用的糖,是长门自己家的制糖坊做的。”

    制糖坊在鸣泉,她也透露出来。

    就这么连锁反应,制糖坊的订单也增加了。

    南葵特地从鸣泉镇跑回来一趟,喜滋滋地告诉冯蕴,糖坊的订单多到夏季末也做不完。

    那些跟着他们种植甘蔗的农户,一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开荒埋甘蔗的人越来越多,只怕明年,会有更多的农户加入种植行列。

    南葵末了再加一句。

    “娘子怎生这样厉害?”

    这种一本万利的生意,冯蕴做得风生水起,不仅因为她掌握了先机,还因为她胆子够大,看准了就下手。

    其实那天做凉糕前,冯蕴也不知是什么口味,完全是为了哄孩子高兴,玩耍用的。

    如今被人赞不绝口,又获利颇丰,她不免就想到了小满那天的话。

    可惜大王没有吃到。

    千里迢迢的,她也不能捎做好的凉糕过去。

    罢了。

    等他下次回来吧。

    冯蕴望一眼裴獗骑马离开的村道,很快便收敛了心神。

    这一世很多东西都发生了改变。

    包括她和裴獗。

    有时候她也会在恍惚中,怀疑上辈子那些经历,只是一场梦而已。

    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其实她没有去过中京,也没有回到齐国,只是一直就这样跟裴獗不远不近地相好着……

    可每次看到挂在窗边的风铃,又会慢慢清醒过来……

    不是梦。

    一切都发生了。

    发生过。

    -

    冯蕴赚到钱了,腰杆子越发鼓胀起来,但她收购最多的还是粮食。

    一袋一袋的米粮,拉入长门庄子的地窖。鸣泉也有一个隐秘的大粮仓,没有人知道里头到底存了多少粮食。

    到六月下旬,天气更是酷热。

    裴獗从西京来了一封信。

    “朝廷斟酌地形,以史为鉴,拟建离宫于安渡,定安渡为辅都。”

    修宫阙,定辅都?

    “两京制”不算是大晋孤例,从西周武王开始便有这样的建置,但裴獗在这个时候做这样的决定,会不会太儿戏了?

    灾荒之年大修宫阙,那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事情。

    这种大事,冯蕴不敢自作多情,往自己的脑袋上扣,认为裴獗是为了自己……

    那么,就是裴獗深思熟虑过了,为大晋的发展,又或是为他自己的家业而图谋。

    她没什么情绪。

    得到消息的元尚乙却欢喜得不行。

    “我可以永远留在安渡了?”

    “可以永远跟娘子在一起?”

    冯蕴笑着点头,不忍打破孩子的美好幻想。

    就算安渡要成为大晋的辅都,小皇帝也不可能永远住在花溪村,住在她的长门庄子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