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魁祸首

    温煮雨认为这事不妥。

    无论是皇长子登基为帝,或者李辰安成为宁国新皇,丽贵妃在后宫都不妥!

    因为丽贵妃还有个儿子。

    他是宁国正统的三皇子殿下!

    按照温煮雨的意见,既然三皇子而今已成年,当封王去其封地。

    丽贵妃作为三皇子的母亲,她可随其子一并去封地。

    如此,不仅仅是后宫不会留下任何问题,这皇位,也不会留下任何隐患。

    可李辰安并没有接纳他的这一意见。

    理由是三皇子既然在守陵,且让他守上三年,这是他的孝道。

    “监察司唐不举的谏言,是我让监察司这么做的。”

    温煮雨这话一出,年承凤顿时就明白了。

    “这……如果摄政王知道,会不会认为你擅作主张?”

    温煮雨摆了摆手,“不管他如何认为,这件事都必须办!”

    “再说,他此去蜀州接回了皇长子再去吴国……那是一两年之后的事了。”

    “可丽贵妃这事却不能拖!”

    “拖个一两年,弄不好就会出现更大的问题。”

    年承凤沉吟片刻,俯过身子,低声问道:“可若是这么一逼……丽贵妃可有着贤妃之名,她还是燕府的人!”

    “我的意思是,如果弄得满城皆知,老百姓恐怕会另眼看你。另外,燕府若是因此而恼怒,京都再生变故,那恐怕等不到摄政王接回皇长子,这宫里就变了天!”

    温煮雨呷了一口茶,微微一笑:

    “所以我打算明儿个让常公公带个话给丽贵妃……我想去宫里见见这位喜欢锄地的贤妃。”

    年承凤一怔,眉间微蹙,“她若是不见你呢?”

    “不会,她一定会见我!”

    “为啥?”

    “皇上在长乐宫炼丹需要的一味药材,就是丽贵妃种在她那花园里的。”

    “只有两畦地。”

    “那花盛开的时候很是漂亮,它的名字也很漂亮。”

    “它叫阿芙蓉……皇上并不是痴迷于道,而是上了那阿芙蓉的瘾!”

    年承凤猛的一惊,骇然的盯着温煮雨:

    “你这话的意思是……而今宁国之局面,她是罪魁祸首?”

    “不能断定,但太一道的道士确实是从她的手里取得那阿芙蓉的果实的。”

    年承凤摇了摇头:“太一道的道观被长孙惊鸿派人所灭,观里的道士除了那位清风老道士和他的徒弟之外无人幸免。”

    “那么皇上是否是因为中了阿芙蓉之毒这件事,她若是矢口否认,你能拿她如何?”

    温煮雨说道:

    “但这并不妨碍她会很好奇的想要见见我。”

    “另外,那一老一小两牛鼻子在江湖中散布了师兄女儿的消息,师兄很生气!”

    “我很担心师兄弄死了他们,所以这两天我去拜访了一些江湖中人,散布了奚帷正在找他们的消息。”

    “如果他们聪明一点点,当会躲起来……但除了师兄之外,还有人希望这两个牛鼻子死掉。”

    “就是丽贵妃?”

    “对!”

    “那你现在可有了那两道士的消息?”

    “还没有,但他们极有可能出现在周庄!”

    京都。

    昔日相府。

    已是深夜,但书房里的灯依旧亮着。

    温煮雨还没有睡。

    他忽的连打了三个喷嚏,看了看坐在对面的年承凤,咧嘴一笑:

    “不知道那个狗曰的估计又在骂我。”

    年承凤从一堆的旧日奏折中抬起了头来,他抬手揉了揉太阳穴,脸色有些倦怠的看了看温煮雨:

    “骂你的人,恐怕不少。”

    温煮雨眉梢一扬,给年承凤斟了一杯茶,“可念我的人也不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