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天纬地之才!

    以法治取代人治!

    就连皇权都置于了宪法之下!

    若真能实现,千百年来的九五之尊,至高无上的皇权,从此就被关入了笼子之中!

    皇上不再能一言九鼎!

    皇上的主意,同样要经过三省共议!

    那么皇上的存在……似乎象征意义更大于实际的意义!

    连皇上都没有了那无上权力,下面的各级大臣还能有什么话说?

    他们的权利当然也同样会受到律法之约束!

    如此一来,所有的权利都置于了律法的框架之内。

    所有人行事,都不能去逾越了律法条款的规矩!

    所以,李辰安不登基为帝,他愿意去接回那个皇长子来当皇帝……这小子原来打的是这么个主意——

    这些政策是李辰安制定,在皇长子尚未回来登基之前便已经确立。

    那位皇长子想要坐在皇位上,恐怕也就只能接受。

    那谁当皇帝便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这律法能够立起来,能够让世人皆知,能够真正的执行下去!

    这,才是李辰安说了这么多,解释了这么多的根本!

    李辰安说,是人就会犯错。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万万不可寄托于一人之上!

    否则,只会带来无穷的灾祸!

    此言大善!

    历朝历代开国出明君,于是百姓的日子就好过。

    可若是遇上了昏君,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甚至灭国,这便是个悲剧。

    千百万百姓因一人而生、因一人而死……凭什么?

    李辰安说了一整天,他的意图便是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便是为了开创一个长治久安的不朽王朝!

    这是前无古人之伟大创举!

    温煮雨最快明白李辰安此举之用意。

    他抬头看向了李辰安,他实在难以相信这个年仅十八岁的少年,是如何构想出这样一个几近完美的相互制约的社会制度的。

    师兄想这个问题想了一辈子最终也没有想到一个好的方法。

    自己游历天下游历了大半辈子,同样是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解决之法,然而自己最终也未能找到。

    但现在,李辰安却当真如黑夜里亮起的一盏灯,让他看见了原本迷茫的前路!

    莫非这小子在广陵城装傻十七年,其实他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

    现在他的思考已经成熟,在恰好的时候恰好的表现了出来?

    难怪师兄改变了彻底推翻宁国的计划,而是要铲除那些旧的恶势力,扶持李辰安上位。

    师兄是真的坏!

    但师兄的眼光是真的毒!

    可惜这小子急吼吼的要走,那么这艰巨的任务,接下来便是自己和这些大臣们去共同完成。

    其路之艰,若遍地荆棘。

    但若能披荆斩棘的走过去……许能见更美妙的风景。

    他端起了茶盏开了口:

    “我认可摄政王的思想和这一系列举措。”

    “只是这些思想和举措对于我、对于诸位而言,恐怕一时半会难以接受。”

    “我建议今日休会,诸位仔细的去思考一下摄政王的这些话。既然摄政王说朝廷不能搞一言堂,那么诸位有任何疑问,明日向摄政王提起,由摄政王负责给诸位解释。”

    “事不辩不明,此举关系到宁国之国运,诸位皆是宁国柱国之臣,当深刻理解摄政王之意图,往后才能全心全意的去履行自己的职责,去实现宁国复兴之伟大计划,去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盛世!”

    散会。

    今夜注定又有许多人难以入眠。

    ……

    ……

    温煮雨和年承凤又来到了花满庭的那处小院。

    一盏灯,一张桌,几个小菜一壶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