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杂记

    他的刀上,第一次见血。

    恭喜他,在各种无情前,敢于面对,敢于努力,敢于拼搏,敢于竞争与撕杀了,懦弱,保护罩,已经被他的强大撕碎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洛夜的影子,每个人都要面对与洛夜一样的处境,每个人都该做出改变。

    当然了,还有人心,这是个自私与欲望爆炸的时代,有欲望没有错,可放纵欲望便是大错特错,要用正确的手段把欲望转到正确的方向,引导我们去前进,洛夜希望回家,渴望变强,但也想改变这个世界,他拒绝用其他邪恶歪门的方法去提升自己,力量由自己来亲手获得,当他看到世界的黑暗时,他从个人的世界中走了出来,去奔向改变世界的道路。世人都不该把自己与世界强行隔断,惟有改变、改善这个世界,个人才得以真正“享福”。

    每个时代都要有每个时代的作品《夜行之路》在时代上不仅符合当下合作与博弈并立的时代,它呼吁,所有人类团结起来共抗外敌,反靠个人努力与力量是无法战胜那些外来敌对生物的,而且同时还开拓了一个文学的新时代,即它不以时间为顺序,不以人物为顺序,仅以事件之间的相互影响为顺序,在第三人特视角下插入大量第一人称现角,争取沉浸式阅读,同时它也像连串爆炸一样,所有人物在一开始均为相对孤立的,但一场大事却会使他们在表现自己的同时连在一起。

    《夜行之路》中人物的性格并不绝对,它无法用一些词语去概性这些人的性格,相反,它是通过大量的事情与细节来体现并影响人物性格的,人物的性格随外界的变化也在不断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人物之间的性格也会有相同点,在面对同一件事时也会出现不同点,它既有特色,也有相同色。

    数不尽的人物在困难前做出选择,他们的毁灭或胜利投射着我们的身影。

    当我们奔跑在黑夜的道路上时,我们固然不会看见一丝太阳的光,但手上的火把仍在照耀着我们,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当我们陷入迷途,或者进入梦境时,我们是否还能记住自己最一开始的初心?

    家,永远是人们最后的温室,注意了,是最后的,是永远的,我们在向往家庭的温暖幸福时,也该加快自己奋斗的脚步,让这个世界充满更多的“温室”

    三、寂月

    她的世界里一片寂静。

    母亲是在一个月明之夜生下来她来,那时夜才刚刚落下,一弧残月独自孤清地照着那对新的母女,母亲顾不上自己的旧伤发作,高兴地把她举过头顶,眼中的兴奋好似露水般打湿了她脚下的土地,“明月,记住了,你叫千明月。”

    她记住了这个名字,如月亮般皎洁的名字。

    母亲旧伤复发,无暇教会她太多,是从林里那头巨兽教给了她许多丛林里的乐趣,她就这么无拘无束地快乐着,直到有一天…

    “砰—”

    她愣在阵地,等眼看着那些先前与自己快乐玩耍的伙伴在一次又一次那刺耳的吼声中倒下不起,她起初还认为它们只是地上睡着了,直到那淡红色的液体亲自拉住了她的手。

    恐惧盖过了一切的疼痛,她在尖叫声中勿光逃去,自那之后,她便牢年地记住了那个字:“死”。

    那男的砸了砸嘴,放下了发热的猎枪,“啧,让那狐狸逃了。”

    一旁割皮割肉的哥们安慰他:“没事,今天这笔买卖够让咱们挥霍一顿了呀,咱得想想有了钱要去哪里哪儿一顿。哈哈哈…”

    树木在人们的大笑声中,无声倒地,倒在那堆动物尸体上无声痛哭。

    母亲的伤更重了,走到哪儿都要拖着她那几条病无力的尾巴,她想出声去安慰一下自己的母亲,好告诉她自己除了右臂上的那道伤痕自己外早已恢复如初,可当她张嘴时,她才发现:

    自己已经说不出任何的声音了。

    丛林的动物都走了,它们都被“请”到人类的餐事上供人享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