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最新网址:
    1,贝加尔湖……

    随着秦始皇统六国,中原王朝的力量大大加强了。尤其是到了汉朝,民族精神斗志不减,充满了张力,尚武开放的风气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大汉帝国享国祚400多年,期间有一大批的领、外交家、探险家走出中原,他们不畏艰险,来到以前中原人从未涉足过的地方,大漠、壁、草原、雪山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就是那个时代发出的最强音。这种时代的大背景下,汉朝人的视野逐渐开阔,地理知识也突飞猛进。这时,人们第一次把贝加尔湖称为“北海”。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派苏武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单于多次威胁利诱,想让他投降但苏武不为所动。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才释放他回国。

    苏武被流放到北海后,渴了,就吃一把雪,饿了,就挖野鼠收集的野果充饥,冷了,就抱着羊取暖。就这样,苏武历尽艰辛,在北海边一呆就是19年,始终持节不屈,坚如瀚海!

    直到现在,“瀚海”一词还被常常用来形容“北海”,而苏武的这种忠贞爱国、威武不屈的精神也早已经成为了民族的文化符号。

    还记得当时,北海是匈奴的北方边境,周围广大地区居住着匈奴的手下败将丁零人。当年的漠北之战时,骠骑将领,霍去病就曾大破左贤王,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登临瀚海,被封冠军侯。

    有人说,当时的瀚海就是贝加尔湖……正是由于贝加尔湖又大又深,在古人看来,它茫茫无边的样子不就像是北海吗?

    2,北冰洋……

    在汉朝人的地理概念中,贝加尔湖已经是极北之地。但到了疆域空前广大的唐朝,贝加尔湖已经不再称为“北海”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公元630年,唐太宗击灭东部突厥,646年,唐朝击灭薛延陀汗国。唐太宗在回纶旧地设六府七州,后改名为安北都护府,这是朝廷正式在贝加尔湖地区设置了行政机构。

    其中铁勒诸部中最远的骨利部在贝加尔湖以北,大约在现在的叶尼塞河和安加拉河上游一带。由于唐朝已经知道贝加尔湖并不是极北之地,它的北方还有大片土地,所以当时的贝加尔湖不再称为“北海”,而是称为“小海”。

    后来,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曾经派长子术赤去征服“林木中的百姓”,大致范围在以贝加尔湖为核心的西伯利亚南部地区,“林木中百姓”后来被同化为布里亚特蒙古人。

    为了了解北方是否还有未降服的部族,窝阔台大汗还曾派遣大臣和端率队“入北海,往复数年,得日不落之山。”而这里的日不落之山,应该就是北极圈附近有极昼现象的某座山丘,这大概是当时元朝人能探索到的最靠北方的记录。

    元朝建立以后,设置了岭北行省。岭北行省的范围非常广大,统辖整个漠北地区,东至大兴安岭,接辽阳行省,西至额尔齐斯河,南隔大漠与内陆相接,北至北海。这里的北海,指的就是现在的北冰洋。

    即使当时的人们没有真正到过北冰洋,但在人们的地理常识中,应该知道从贝加尔湖一直往北走到尽头就是海洋了。

    这也很好理解西伯利亚所有的河流都是一路狂奔向北流去,百川归大海,靠近北极的地方肯定是大海了。

    3,鄂霍次克海……

    在我国古代,除了贝加尔湖和北冰洋常被人认为是“北海”以外,还有个地方也被称为海,但这个地方却鲜为人知,它就是鄂霍次克海。

    鄂霍次克海走进历史是在唐朝时期。相传在亚洲大陆的东北部有一个神奇的“流鬼国”和“夜叉国”后来,他们羡慕强大繁荣的大唐文明,主动和中原联系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