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理

最新网址:
    陈怀义故事讲完,又提问一个问题。

    让在场众人默然。

    故事很简单。

    道理却不简单。

    江湖刀客都愿意跟农夫讲道理,而非拔刀相向。

    何以读书百年书院夫子却不愿意讲道理?而是动则拔剑?而且杀不了别人就杀自己。

    陈怀义轻笑一声,朝师父拱拱手:“师父,并非弟子咄咄逼人,实在是李夫子一言一行均与弟子想象中的书院截然相反。”

    柳随风叹口气:“世风日下……”

    陈怀义点头:“弟子明白,世道如此,绝大部分时候,儒道中人也需用剑说话,但书院不是江湖,书院不是外面的险恶世界,何以至此?何况……”

    “何况什么?”

    “何况,弟子认为,儒道中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应该讲道理,随身佩剑,只不过为了让对方心平气和地与我们讲道理,对方不讲道理,我们再用剑告诉他们什么是道理,如此,才是我辈读书人之风范,若事事用剑开路,我辈直接练剑不好?何需读书明理?”

    柳随风闻言,颇为赞同:“此言有理,可为我柳随风门下以及青石山书院之事行事之准则。”

    说完,扭头看向李景榆:“李夫子,可曾幡然醒悟?”

    李景榆呆呆地站着,良久,忽然痛哭流涕:“李某读书多年,五岁开蒙,七十二岁晋升大学士,早已将四书倒背如流,却,却……

    “李某愧对圣人教诲,愧对恩师教导,更愧对是这么多年苦读,一辈子的书,全白读了。”

    说着,走到陈怀义跟前,双手抱拳,直直弯腰:“陈师,学生知错,请陈师原谅。”

    陈师。

    这个称呼很明显来自圣人那句“可为天下师”。

    李景榆敢喊。

    陈怀义却不敢接。

    圣人可以那样夸我。

    我却不能真把自己当作天下人的老师。

    那不是自寻烦恼吗?

    天下师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

    成圣之前以天下师自居,等于自绝天下。

    所以,连忙回礼:“夫子道歉即可,陈师之言万万不可再说。”

    “圣人亲口所言……”

    “圣人也曾言三人行必有我师,人人皆可为师,夫子难道要称呼任何人为师?何况,尊师在心中,而非口中,夫子可懂?”

    “……”

    陈怀义看着沉默不语的李景榆,暗自摇头。

    这老头儿,脾气果然不好。

    不对,不止脾气不好。

    脑子也不大好使。

    毫无情商可言。

    幸好我赢了一这场,不然,指不定要被这老头儿怎么奚落笑话呢。

    我是柳随风的徒弟,还因一篇篇诗词文章而名动天下,为世人所瞩目,不能给师父和师门丢脸。

    所以必须赢下这一场。

    不然,传到外面,我就成了反派,仗着师父撑腰无视书院规矩强闯超然楼的藏书阁,被铁面无私的李景榆夫子果断拦下。

    这风评,一下子就坏了。

    到时候,吃瓜群众会抓住这个点可劲儿抨击我,甚至抨击我这个师门。

    换个人来,肯定要吃下这个闷亏。

    想坑我,那是门都没有。

    还好,这个结果也对得起那篇《师说》。

    不但避免了种种隐患,还装了一波大的。

    嘿嘿。

    陈怀义见着李景榆那不知道真假的表情,心情很爽。

    只要这老头儿低头服软就行,真假无所谓。

    反正老头儿大概率要闭关很久。

    以后再不会打交道。

    这个结果,也算老头咎由自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