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何要那样?

    等到新君真正对四皇子动手时,他已经有了皇后与皇子,后继有人,自然没了顾虑。除去死忠,也没人会多事为四皇子求情了。

    皇帝对四皇子的观感还是很明显的,不过他对孙家父女是否有不满,海礁就说不清楚了。

    若说皇帝对孙贵妃始终宠爱如昔,他又一直没有册立孙贵妃为皇后,甚至已多年不在她宫中过夜。六皇子死后,孙贵妃一度想要献美,还把侄女接进宫中小住,皇帝都没理会。

    有了贤妃后,皇帝的起居饮食基本都交由贤妃照看,没让孙贵妃插过手,还命她将凤印交还给周太后,由嫡母重掌后宫大权。

    四年前,他还下旨表示要与吴皇后合葬,给三皇子补了一个悼思太子的封号,给吴皇后父母追封,又赦免了所有被革职流放的吴门故生。孙阁老当时反对得很厉害,但皇帝还是坚持下了旨,甚至亲自在坤宁宫中祭奠了吴皇后与三皇子,可以说很不给孙家父女脸面了。

    在外人看来,这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孙贵妃失宠、孙阁老失势的征兆。

    可皇帝上辈子始终对孙阁老信重有加,孙阁老始终权势滔天,对周家下黑手也没被斥责。孙贵妃跟周太后之死有了牵扯,皇帝也没问罪于她,临终前还特地嘱咐太子,要厚待孙贵妃。若非皇帝发了话,贤妃成了太后之后,也不至于要等到孙家彻底失势,才指控孙贵妃曾谋害周太后了。

    由此可见,皇帝对孙家父女的恩宠未减。

    虽说皇帝临终前将孙阁老踢出了内阁,可他也没做别的。若非孙阁老在新君继位之后,还不肯消停,依然支持出继的四皇子上窜下跳,他说不定还能富贵终老呢。

    海礁对妹妹说:“阿奶总私下里说,皇帝会赦免表叔公他们,就是对孙家有所不满了,孙贵妃又没了儿子,迟早会失势的。可我心里清楚,这话也就是咱们自个儿说着安心罢了。皇帝对孙阁老的宠信没那么容易改变。若想要对付孙阁老,需得有更得皇帝信任的人出面才行。所以我才会把希望寄托在陶岳陶大人身上。除了他,不可能再有别人能做到这件事了。”

    海棠严肃地点点头。她有一个疑问:“皇帝主张变法,孙阁老是主力,那他们变法主要是变什么?”

    海礁想了想:“我只知道朝廷清黄册就清了很多年,还有改革税制……老家的族人总说日子艰难,许多官员也说朝廷不该与民争利。不过我身无恒产,税不税的与我无关。”

    海棠倒吸了一口凉气。

    破案了!

    历朝历代,但凡要清黄册、改税制,肯定要触动地主士绅阶级的利益,引来无数反对。

    德光皇帝若真有心要做成这件事,孙阁老又愿意为他冲锋陷阵……死几个皇子、流放一堆官员算什么?只要变法能成功,大楚朝就能受益,皇室又能延续几十上百年,他简直赢麻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书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