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文道叶师,劝君惜取少年时!

    砚,是用黑金曜石制作而成,有梳理才气之效,能够很大程度上防止才气冲碎纸张,能增强诗文的道韵气息。

    将笔墨纸砚准备妥当后,邹文远亲自给叶豪磨墨,将弟子的礼仪做到了极致。

    又被成百上千双眼睛注视。

    叶豪整理了一下衣袍,也不矫情,当即提笔蘸墨。

    一边吟咏诗文,一边在轩辕纸上,挥洒墨迹!

    诗叶豪已经想好了。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诗名《金缕衣》。

    诗成!

    霎时间,轩辕纸上的诗文,涌现出无穷的才气。似有一道道金光弥漫,于金光中,一簇簇梅花悄然绽放。

    异象再现!

    仿佛能够看到一个背着书箱的少年,走在蹒跚的道路上,不为路途的遥远艰辛,赶往学堂,只为趁少年时光学到最宝贵的知识!

    梅花从书中开放,嗅着梅花的香气,少年脸上绽放出陶醉之色,轻轻将梅花折断,珍藏在自己的心间!

    “好香啊,我仿佛闻到了梅花的香气!”

    “我明白了,叶师是想用这首诗来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要珍惜幸福,不要因为以后错失良机而慨叹后悔!”

    “好诗!真的是好诗,不光蕴含劝学的深意,还有对人生的真挚感悟蕴含在诗中,是一首警示之诗!绝了,实在是太绝了!”

    一时间,诗文之中的才气如梅花一般盛放,叫人回味无穷!!

    刷刷刷!

    六十位文修开始在纸张上,抒写对诗文的体悟,想要体会到叶豪创作此诗文时的心境。

    “我能有什么心境,诗是杜秋娘的,又不是我的。”叶豪心里苦笑,也不知道这六十位文修,能否与杜秋娘创作该诗时的意境相通。

    半炷香后。

    六十位文修中,还真有几篇感悟体会,越众而出,出现了一点才红之气,虽然不多,但仍叫邹文远和杜左等人点头称赞。

    毕竟这首诗警示意味深远,想要体会到诗者的心境,可是不易。何况,在他们看来,诗就是叶豪所作,叶豪乃是诗仙转世,能够体悟到诗仙一点心境,已经算是难得!

    “时间到!”

    “下面念到名字的前十位,进入最后一场诗文比试!

    “第三场,比的是诗文之中的才气,才气交锋中的胜出者,就是本次诗会的最终优胜者。”

    才气交锋,实际上就跟修士斗法一样,谁对才气运用得当,恰到好处,击败对手,才能拿到最终的第一名!

    叶豪作为评委之一,在十位文修用才气交锋之时,也让叶豪见识到了文修的独特。

    原来文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

    就比方说城主丁源的儿子丁少彦,他就掌握了一种文道真言。

    文道真言之中的字体,或柔和,或刚猛,或凌厉,或霸道!

    由柔和转为凌厉,瞬息而至的才气掌风,也是叫人防不胜防。

    再比如说,那位昌溪城的文修少年,沙白。他竟然将画道和诗文相容,释放出的才气,如泼墨一般,不光身法灵动,就是整个人于才气中亦是彰显出势在必得的气势。

    出手宛如雷霆,攻时,声势万钧,势不可挡!

    不过,第三场最终的胜出者,不是城主丁源的儿子丁少彦。

    也不是昌溪城少年沙白,不是瀚海城的孙文定。

    而是来自于银月城的那个叫郭芙蓉的姑娘!

    她在场上竟然突破了境界,成功从文脉境,踏入文心境,并且这郭芙蓉,竟有自己的本源异象,乃是一卷书册,能将好的诗文收录到书册之中。

    正是因为收录了叶豪的四首诗。

    进而突破文心境,才使得郭芙蓉战胜其他对手,拔得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