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黎明之前 :假设

    距离水潭不远的地方,还有四间平房,是附近这片茶山的主人张桂方造的,用来给采茶季时的茶娘住的,如今是空置的状态。

    平房外面的屋角上,倒是装着一个监控,但因为这里如今没人住,屋子里也没什么值钱东西,所以这监控根本就没开。

    而离这里最近的人家,也在两公里开外。

    许明之转完一圈后,忍不住感慨:还真是个抛尸的好地方。

    要不是最近干旱,这张桂方一下子把水潭里的水给抽了个差不多,尸体扔在里面,什么时候能被人发现还真不好说。

    大概半个多小时后,老袁那边对死者的死亡时间有了个大概推测。

    “一周以内,三天以上。具体时间,得要回去再做进一步检验才能确定。”

    今天是8号,三天以上,一周以内的话,也就是说,死者出事应该是在8月1号之后,5号之前。

    死者身上没有任何可以表明身份的东西,许明之把死者面部照片发给了技术科。不过,照片虽然发了过去,但许明之根本也没抱什么希望。

    很多人的身份证照片都和实际有些出入,就比如当初庙山村案里面的受害者于可可,就是因为本人样子和系统里登记的身份证照片相差较大,以至于他们当时比对的时候,根本没比对上,而眼前的死者在水里泡了这么久,整个面部肿胀变形,差异就更大了,比对得上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许明之又在周围转了一圈,确定没什么线索遗漏后,就和余光二人先开车往外去了。这条路一路出去,周围不是山林,就是田地。没有人家,自然也不会有监控。最近的人家,都在两公里开外的大路旁。

    而上了大路后,东西都好走,路口也没有监控。最近的监控是往东大约两三公里开外的新乡镇茶叶街的街口处,就是朱明宇夫妻那个茶叶包装店所在的那条茶叶街。

    而这两三公里内,还有好几个路口。

    这条路,每天来往车辆很多,中间又多路口,附近不少村镇,监控并没有全覆盖,想要通过路径来找出抛尸者,基本不太可能。

    许明之和余光二人在这条路上,来回走了一圈后,最终停在了茶叶街那个口子上。两人坐在车内,看着路口处人来车往,各自沉思着。

    良久之后,余光率先打破了沉默:“我们做个大胆假设如何?”

    许明之转头看他,等待下文。

    余光微微侧头,目光顺着街道,落到茶叶街的另一头,那里有一家茶叶包装店,店主正是没多久之前被人虐杀在自家新建楼房中的朱明宇夫妻。

    许明之看着他的目光,隐隐猜到了他想说什么。

    果然。

    “假设这个死者正是朱明宇案的第三人呢?”

    许明之默了默后,跟上话:“那又是谁杀了他呢?”

    余光收回目光,瞧向他:“我有些猜测,但没有证据,你要不要听?”

    许明之知道他的猜测是什么,他没接话,余光也没有再往下说,车内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

    这些猜测目前都没有证据,所以余光说了,只是个大胆一点的假设而已。

    不过,许明之还是往心里去了,回到市局后,他就让老袁帮忙求证了一下。虽然尸体被水泡的时间有点长,指纹不太好采集,但还是采集到了,和朱明宇家中发现的那几组指纹对比之后,竟然还真的比对上了。

    老袁把指纹比对结果告诉许明之的时候,心中好奇,便问了一句:“你是怎么把这死者和朱明宇案联系到一起去的?”

    许明之回答:“是余光先想到的。”其实,余光说的时候,许明之也大概想到了。这两个案子发生的时间相近,又都在新乡镇范围内,很容易会让人联系到一起。而且,办案嘛,总是先假设再排除。有些时候,没有精准信息,就只能广撒网,尽最大可能先把鱼都先捞到网内,再慢慢排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