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豆转型演员

    现场很多年轻演员,比如最佳新人的四个候选人,看着众星捧月的晏扶光,难掩羡慕。

    入围的有四个人里有三个是科班出身,还有一个是爱豆转型的演员。

    以演员的身份来看大家都是新人,但论背景谁也不比谁差。

    要么签的大公司,要么背后有前辈力捧,比如几位渐渐隐退的大花,现在演出机会没那么多了,便开始捧新人。

    白纸一张的新人还好说,但爱豆转型演员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

    比如候选人之一的俞舟,他就是男团的路走不下去才转型当演员。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全是他的问题。

    在内娱爱豆想出头太难了,舞台没几个,流行音乐的文化好似无根浮萍,缺少蓬勃生长的土壤。

    爱豆连吃青春饭都不一定吃得上,因为压根儿就没地儿售卖自己的青春。

    想活下去无非就那么几条路,要么退圈改行,要么直播带货,要么转型当演员。

    相较而言肯定还是当演员更香,不过好一点的资源也轮不到他们。

    下海”演耽改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机会了,但下去容易上来难。

    这几年爆火的耽改剧确实捧红了好几对,但真能在演员这条路上扎根走下去的并不多,稍微有份量一些的剧都不大会考虑演技堪忧的爱豆演员。

    但这位叫俞舟的年轻人不得不说运气很不错。

    他在韩国出道,但所在的男团一直没有太大的水花。

    他们最出圈的点并非哪一首歌或者哪一个舞台,而是他们的团综——爱豆舞台剧。

    也许是在队友僵硬演技的衬托下,俞舟的表演格外清新脱俗,在韩国没怎么着,但在国内一下涨粉许多。

    韩国坐等飞升的偶像太多了,就是排队分果果都分不到俞舟头上。

    就算他有一些演戏天赋,但一个爱豆出身的外国人在韩国怎么可能有当演员的机会。

    俞舟很幸运,国内有公司相中了他。

    虽然现在归国爱豆的名头远没有十年前那么吃香,但俞舟在国内有一定粉丝基础,演技也值得培养,签下来完全不亏。

    解约回国的过程很顺利,没多久公司便给他找到一个男二的机会,这就是大公司的厉害之处。

    剧是好剧,俞舟本色出演难度并不大,播出后反响也很不错,就是凭借这个角色俞舟入围了本届金玉兰的最佳新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