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鬼童】下

    “后来我们两个就一刻不停,一路来到这里了。”

    夫妇二人一唱一随,将此事的经过凑了个大概,其中的凶险却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

    即便如此,也足以让人随之惊怖,心情紧张跌宕,暗暗捏了几把汗。

    沐皓天神情沉重,目有悲悯之色,说道:

    “好一个巾帼寻夫,伉俪情深齐心退鬼怪的故事!尤其秀娘一介女流,却能不畏恐怖,毅然进山,为救丈夫勇于直面邪物,真教我好生钦佩。”

    樵夫粗枝大叶,未察他话中有话,哈哈一笑,端茶客套。

    秀娘却发现沐皓天听完以后,神色就变得非常奇怪,还时不时望向自己和丈夫身后,只道他被鬼童的凶名所惊,于是宽慰道:

    “天幸,那东西也许是受伤过重,并没有跟上来,我们夫妻俩才侥幸逃出生天呐!”

    沐皓天却摇了摇头,道:

    “鬼童一物乃怨灵所化,气量狭小,睚眦必报,你们既已伤牠,只怕绝难善了。更何况、”

    到此一顿,看向秀娘身后:

    “你怎么知道牠没有跟来?”

    桌上油盏火苗轻晃,一股凉风由窗徐徐吹入,寒意贴上后颈肌肤,樵夫和秀娘浑身一抖,悚然后顾!

    两道惊恐的目光快速扫过身后微敞的窗、紧闭的屋门以及屋内四壁杂物。

    除却习习微风,殊无异状。

    二人回转过头,却看见沐皓天神态自若,自饮自酌,方知是在戏弄他们。惊慌终于平复,心中又起微愤。

    樵夫用力一拍桌板,怒道:

    “小道士!我们俩对你感激敬重,你怎么如此跳脱?”

    沐皓天平静地注视着他,反问道:

    “大哥,适才你一直在观察我身后的影子罢?能否说说这是为何?”

    樵夫恍然大悟,他是在介怀自己疑他是鬼物之事,少年心性,还以颜色。

    毕竟自己唐突在先,又有求于人,便抱拳道:

    “惭愧呐!他奶奶的,之前我看到情况不对头——这荒山野岭的守夜人居然是个俊朗少年,大大的不合常理,又想到传闻中鬼魅之类的玩意儿善于变幻美人形,但却不能被灯火照出影子……这才闹了误会。我们夫妻俩刚刚撞了邪,有些疑神疑鬼,还请小道长见谅!”

    “鬼魅之物没有影子么?乡野传闻倒也不假。”

    沐皓天轻叹一声,说道,

    “那你们何不看看自己的脚下?”

    话音未毕,寒风陡急!

    油盏火苗前倾后倒,搅得墙上少年影子张牙舞爪。

    温暖的屋子里卒然漫起冷意。

    樵夫缓缓拧头,朝秀娘身下看去:

    一个娟细的人影,随着风吹火光,左摇右晃。

    心中涌过惊异、困惑、迷茫,更多的却是再一次被戏弄的恼怒,举手正想拍案质问少年,忽却见地上秀娘的影子跳动着急速退远,一直印上了后墙。

    樵夫诧然抬起头。

    秀娘的脸上惊恐万状,双唇激颤,一只手颤巍巍举着,指向他的身下。

    樵夫如被当头一棒,又像一桶冰水浇头,前胸后背冷汗涔涔,霍然站起,难以置信地低下头去。

    脚下四周,油盏火光漫洒一地,桌、凳、竹杯的形状清晰显现。

    却独独缺了一条人影。

    樵夫头脑嗡鸣,茫然无措,摊着手喃喃道:

    “我……怎么是我?”

    颤身往秀娘挪了一步,惊得她愈发恐慌,拼命靠在墙上,连忙止步,转向沐皓天,只见他扶案起身,说道:

    “大哥放心,我可以救你。”

    语气沉静,教人安心。记起他道士身份,樵夫稍觉安定,只抓着头苦想,不知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沐皓天道:

    “你上山打柴向来晨出午归,秀娘却是在夜里才撞见你与鬼童搏斗,在此期间你又去了何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