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沁的启示录

    当公众知道有人被迫在杀一人和杀五人之间选择时,他们并不会因为那人选择杀一人而感到快乐,也不会因为那人没有扳动开关结果导致五人被火车压死而更悲伤。

    杀掉五人和杀掉一人带给公众的痛苦其实是一样的。

    那些把它理解成简单数学题的人,都是故意在把此类社会问题的水搅浑,以使其感觉看上去更深。

    与其纠结于开火车压人这种问题,不如考虑为什么会有人被捆绑着放在轨道上。

    并在从立法角度进行修正,尽可能减少甚至杜绝此类情况的发生。

    亚瑟,你知道什么是功利主义吗?这就是功利主义,致力于解决问题,才是功利主义。

    这是一门实用哲学,功利主义力争能为立法者提供指导标准的理论体系,我已经厌倦了那些喋喋不休的争论,我只想解决问题。”

    亚瑟听到这里,似乎渐渐有些明白了。

    “所以说,功利主义是针对立法者提出的要求?”

    边沁点头道:“当然。你还记得功利主义者的四项立法原则吗?”

    作为一名伦敦大学毕业生,亚瑟当然记得边沁著作中的重要论述。

    他开口道:“第一,以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为依据,决定最终的判罚标准。

    第二,判断后果好坏的标准是所有相关者的快乐和痛苦的变化,也就是犯罪行为导致的每个个体的感受变化作为道德判断的基础。

    第三,同等考虑所有相关者的快乐和痛苦,此标准不因亲疏远近产生变化,也不因权力、地位、财富等客观条件而改变,每个相关者都应按照同一标准考虑。

    第四,成文立法应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幸福来自于自然、政治、道德、宗教四个方面。”

    边沁笑着拍了拍亚瑟的肩膀:“小伙子,普通人可以分不清立法和伦理的区别。但你是一名执法者,你必须得分辨清楚。

    立法与伦理两者虽然都是以幸福为目的,但不是所有违反伦理的事情都应当受到惩罚。

    所有的惩罚本身都是恶,如果它应当被允许使用,那只能是因为它有可能排除更大的恶。

    在惩罚时,应尽可能达到四种目的。

    第一原则是无罪,即立法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防止任何罪过的发生。

    如果这种罪过不能杜绝,那么就采用第二原则,运用惩罚手段的不同,迫使此类犯罪人在犯罪时选择危害较小的罪过,而不是危害更大的罪过。

    比如因财物引发的抢劫罪,虽然我们不能禁绝抢劫罪,但是我们判抢劫罪流放,而判shā • rén 罪绞刑,用惩罚手段不同的方式达到令犯罪人不至于因为抢劫而去行凶的结果。

    第三是止罪,要尽可能缩减犯罪行为和惩罚手段造成的社会损害。

    第四是惜刑,要以最小支出行事。”

    说到这里,边沁望见亚瑟似乎陷入了挣扎的沉思,他笑着说道:“亚瑟,你要理解法律,特别是法律的缺陷。

    这世界上永远不存在完美的法律,但是我们可以追求完美的法律体系。

    这或许就是你这样的人,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亚瑟抬起头望着他:“边沁先生……”

    边沁道:“我已经老了,没几年可以活了。但是你不一样,你还年轻,你要坚强的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

    你那天在治安法庭上做的就非常好。你可能不知道,我还在《威斯敏斯特评论报》上为你撰写了几篇评论。

    虽然你未必喜欢,但我这个老头子现在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事了。

    小伙子,你从前总说你不认同我,但是我没告诉你,我这个老头儿却非常的认同你。

    我常说,在一个法治政府里,一个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的服从,自由的批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