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的麦道夫

    这值得所有金融从业者深思,NewPay为什么能够获得用户的信任,能够获得如此多用户。根据我们上周做的问卷调查显示,调查的500个购买了余额宝的用户中,有超过百分之七十此前从来没有购买过任何一款金融类产品。是什么让这些用户对NewPay的信任程度如此之高?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有的认为:因为NewPay有着大量用户,它背后的控制人是Newman,作为世界首富的Newman不至于骗我们。

    也有的人认为:把钱存在虚拟账户也是存,不如把它放在余额宝里,每天的收益都清晰可见。另外还有人观点是:因为做生意涉及到现金流的高周转,把钱放在余额宝里既能享受到一定的收益,同时也非常灵活,通过手机可以完成一切操作的NewPay比任何一家银行办理业务都要更灵活。

    NewPay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们在推出余额宝后推出了时长为一年期的美元定期存款,年利率在4.1%,根据我们的了解,这款产品底层逻辑是富国银行的一年期美元定期存款,而如果用户直接选择富国银行进行一年期的美元定期存款,利率是4.3%。

    也就是说明面上NewPay就能从这款产品的发售中赚取20个BP的收益,如果算上富国银行的销售成本,NewPay的收益还将更高。同样短短一周时间,通过NewPay进行定期存款业务的金额已经超过了1亿元,具体客户数NewPay没有对外公布。为什么用户宁愿选择利率更低的NewPay也不选择传统银行,这中间的理由值得所有银行深思。

    当传统银行业对于互联网业务的理解还停留在建立网站的时候,已然是庞然大物的NewPay已经通过余额宝向银行业宣告它的到来了”

    对于彼得·蒂尔来说,定期存款只是一个开始,NewPay有一系列的组合拳在后面等着推出。

    盯上NewPay的不仅仅是金融机构和媒体,大量投资人同样盯上了NewPay,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麦道夫,伯纳德·麦道夫,他设计的庞氏piàn • jú 在08年的时候使投资者损失了差不多650亿美元,堪称天文数字。

    中招的不乏知名金融机构,像瑞士银行、奥地利银行、汇丰银行、野村控股等等。

    在2004年的时候,连麦道夫的儿子都不知道他玩的是庞氏piàn • jú ,作为纳斯达克主主席,他推出的投资产品在业内评级甚至比美债还要更高,在08年以前没人怀疑过他是骗子。

    但是还是有寥寥数人知道实情,一个是他弟弟彼得,彼得·麦道夫,另外一个是皮考尔,皮考尔是麦道夫的长期合作伙伴,在他的旁氏piàn • jú 中获得了72亿美元的收益。

    NewPay推出余额宝大获成功后,麦道夫找来他弟弟商量:“我们能不能也搞互联网金融?

    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募资?”

    彼得作为既得利益者,自然知道piàn • jú 早晚有被揭穿的时候,就像林肯说的那样:“你可以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在一段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无论是麦道夫还是他弟弟彼得都深知这一点,他们都秉持着同样的想法,把这个piàn • jú 维持的足够久,久到自己去世,自己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但是想了想麦道夫的主意后,彼得说:“我们之前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麦道夫的高门槛,需要投资100万美元以上,还需要获得内部人士的邀请,这种策略恐怕和互联网产品销售的准则不符。

    根据我对NewPay销售产品的了解来看,他们主打的就是一个低门槛,1美元就可以购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