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扩散的Quora(求追读!)

    而Quora更是Newman敏锐洞察力体现的极致,我猜测他是通过拳头电子社区上提问贴是最多而且活跃度最高的部分。通过此联想到,是否可以专门做一款回答类的程序。

    因为每个人都会有问题,每个人也都会有回答问题的欲望,结合点赞、排名、关注用户等这一整套机制,形成了绝佳的产品。

    我的问题集中在某一个领域,那我可以关注这个领域的专家,比如我有编程或者操作系统上的问题,我可以向丹尼斯·里奇提问,我有物理方面的问题,我可以向该领域的专家提问。

    同时对于一些在该领域大量贡献优质回答的用户,我也可以关注他们,第一时间看到他们的回答。

    这整套机制太完美了。和搜索引擎相比,Quora要领先太多,他的回答是最专业、最及时的回答。

    赞同机制能够让优秀的回答最快出现在你眼前。

    我认为这是今年乃至近十年最优秀的互联网产品,Newman在产品上的洞察力值得每一个互联网人学习。”

    张朝阳最开始对这个回答存疑,在体验了两天之后他对这个回答深表赞同。

    和Quora相比,其他的论坛都变得索然无味。

    每天早上他都要先刷一会Quora,看看有没有什么他能够回答的问题,然后看看昨天睡前回答的问题有多少赞,有多少人新关注他。

    有没有什么牛人关注他。

    张朝阳最活跃的板块就是物理学和互联网。

    在体验了三天之后,他把古永锵喊来,“永锵,你好好研究一下Quora,我们照着弄一个类似的知识问答社区出来。”

    搜狐有互联网界黄埔军校的称号,后来创办优酷的古永锵就是搜狐的第一个高管。

    “好,我马上去安排这件事。”古永锵没听过Quora,但这不妨碍他把这件事答应下来。

    这个时代的娱乐手段还是太少,Quora的扩张速度要远超周新想象。

    他们一共发了三万个验证码出去,这三万个验证码又能够再发次一级的验证码,也就是说一共最多能够有十二万个用户注册。

    本来周新以为这十二万个用户注册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沉淀,也就是说他们有一个月时间来沉淀内容。

    知识问答类社区最重要的就是内容。

    内容留下用户,机制让用户有表达欲产生内容,这才是一个正向循环。

    结果第一周,就有八万用户,而且这八万用户里每天都会登陆Quora的比例超过了80%。

    到了第二周,用户数已经超过十一万了。

    整个硅谷都在讨论Quora这款产品。

    之前NewPay出来的时候,大家的感触还不深,电子支付是一款有着悠久历史的产品,只是NewPay在原有模式下进行了优化。

    但是知识问答社区是全新的产物,每个体验过的用户都知道它的吸引力有多强。

    就像一颗核弹在全世界互联网的中心引爆。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