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要理解宇宙的膨胀,可以做这样一个简单的类比。想象宇宙是一个小小的气球,随意在这个气球之上点两个点,然后将这个气球吹大,就可以看到,那两个原本距离很近的点,伴随着气球的变大,相互之间距离也变大了。

    并且,原本距离越远的两个点,伴随着气球的膨胀,相互远离的速度越快。

    宇宙的膨胀便是如此。至于为什么如此,目前还陈岳还不得而知。不过他猜测,宇宙在四维层面可能也是一个球,所以才会这样。

    气球是三维的球,而宇宙是四维的球。

    理解了宇宙的膨胀之后,便可以通过广义相对论,将宇宙的膨胀进行时间反演。

    ——既然每过去一秒,宇宙便膨胀大一点,那么,每提前一秒,宇宙便应该是缩小了一点。

    一直前溯,一直前溯,总有一天,那个时候,宇宙应该是无限小的,应该是处于密度和温度几乎都无限高的状态。

    这个点,被陈岳称之为“奇点”。

    伴随着某些陈岳尚且无法理解的物理过程,这个“奇点”忽然间开始以极高的速度膨胀,就像是爆炸了一样——这便是大爆炸理论之中,“大爆炸”三个字的来源。

    伴随着奇点的爆炸,宇宙之中所有的物质全都从这个无限小的奇点之中抛射了出来。由此,万千星辰得以形成,恒星开始被点亮,众多恒星开始汇聚成河系,行星开始围绕恒星旋转……

    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便来源于这一场大爆炸。甚至,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本身便是大爆炸存在的最直接证据。

    它是宇宙本身在那一次大爆炸之中释放出来的“光”。它的出现早于任何一颗恒星。在宇宙之中第一颗恒星因为核聚变被点亮之前,便已经遍布了整个宇宙。

    在人类舰队航速较低之时,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根本不可见,唯有通过精密的设备才能看到。因为它不是可见光。

    但当人类舰队航速较高之时,情况便悄然发生了变化。过快的航速,令处于飞船前方的微波辐射波长缩短,频率提升,能量也相应提升,于是微波便变成了可见光,可以直接被肉眼看到了。

    同样伴随着舰队的加速,位于舰队后方,那些原本可以看见的恒星,则因为其光线频率降低,波长增大,便渐渐地从可见光变成了红外线,肉眼不可见了。

    可见光的频率之中,红色最低,紫色最高。于是,伴随着舰队的不断加速,前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呈现出的颜色也在慢慢变化。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