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

    对于它的研究,有助于增加陈岳对基础物理的认识。

    于是,在距离这处海底基地足足数百公里远的地方,在一个巨大的地底裂缝之中,陈岳操纵着的潜艇送来了大量的建筑材料与机械。

    这里距离地表足足有十万多米。在这里的上方,首先是深有60多公里的海水,之后是厚达40多公里的冰层。

    尤其是这里地质稳定,木星引力所导致的木卫二的地核运动波及不到这里。这里的环境也较为纯粹,几乎不存在辐射性的物质,本底辐射极低。

    在这种环境之中,巨大的海底研究基地慢慢造了出来。强大的水压被高强度钢结构直接挡在了外面,内部则干燥纯净,一如陈岳建造在地表的那些研究所一样。

    在这处海底基地的正上方,在那厚重的冰层之上,陈岳专门建造了一座核电站向它提供能源,以及作为通讯中转之用。

    两者之间有长达一百多公里的海底电缆连接。

    在这处海底基地内部,陈岳则拼装出了一个直径达到百米的巨大圆球。这个圆球外边连接着密密麻麻的光缆,内部则安装了上百万个光电倍增器。

    等它建造完成后,基地另一处的超纯水工厂开始工作。

    它直接从木卫二的海洋之中取水,然后开始净化工作。任何混杂在水之中的杂质都会被剔除出去。

    这种剔除甚至于达到了分子层面。陈岳专门研制了精度可以达到分子级别的净水器,尽可能让水更加纯净。

    陈岳的技术精度很显然是无法达到巅峰时期人类文明的水平的。不过陈岳也有自己的优势,那便是可以做到不计代价,不计成本的去做一件事情。

    反正对他来说,所谓的成本其实也就是算力份额而已。

    如此,便有了类似于“力大飞砖”的效果。

    我的精度比不上你,但我一次不行就提炼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实在不行就百次千次万次,一直提炼下去,总能制造出符合标准的超纯水来。

    什么?经济上不划算?耗费资源太多?造价太高?

    经济是什么?造价又是什么?

    陈岳表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分配一些算力份额去就能解决问题。

    在这种情况之下,高达50多万吨的超纯水被他一点一点的造了出来。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