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

    这两者之间简直就是数量级上的差距,效率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经过对这座核电站的建造,陈岳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单单依靠化学能,自己的梦想不可能实现。

    核能才是唯一可行的方案。

    有了第一座核电站之后,陈岳立刻开始规划第二座,第三座,到最后总计造了6座,总装机容量达到了300万千瓦时,一年可以发电260亿度,大大减轻了燃料运输对于交通系统造成的负担。

    在这之后,陈岳将触角延伸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他打算对木卫二的深海进行一番探测,更深入的挖掘木卫二的资源潜力。

    要探测深海,当然需要一艘潜水艇。同时为了解决水下无法通讯的问题,这艘潜水艇还必须得是有线的。

    造潜水艇对于陈岳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不过基本原理差不多都是相通的,所需要无非是一步步研究改进罢了。幸好现在陈岳算力庞大,有足够的资源区进行相关研究。

    以及,陈岳认为,自己对于潜水艇的研发,也算是一个对于日后探测木星、从木星获取资源的一个预研。

    木星是一颗庞大的气态行星,它上面储藏着整个太阳系,除太阳之外最为丰富的资源。但这些资源都隐藏在厚重的气体之下。

    当压力到达一定地步,木星大气深处,气体便会表现出和液体类似的性质。想进入那里,同样需要类似潜水艇的装置。

    “就先在木卫二这里练练手。”

    陈岳如此想着。

    于是,一艘全封闭式,通过一根特制线缆与陈岳保持通讯,内部安装了各类探测器,总长度约有六米的潜水艇,便在木卫二厚重冰层之上的某一个出水口那里下了水。

    木卫二上的冰层并不是铁板一块。因为木星引力的拉扯,以及木卫二内部地热的释放,也会有一些直通冰层之下的缺口。这里便是一个。

    “当初地球时代的人们,就木卫二冰层之下是否存在生命的问题争论了不知道多少年,不知道做过多少次探测尝试,但一直到地球毁灭都没有得出最终答案。现在,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让我来回答吧。”

    陈岳默默的想着,操纵着潜水艇继续下潜。

    木卫二的重力比地球小,相应的相同深度的水压也比地球小。这毫无疑问是一个有利因素。

    刚刚下水到达约5米深度,周边的空间便完全变成了一片漆黑,一点光线都没有了。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