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

    为了高性能的耐热材料,陈岳不得不展开了科研攻关。

    数据库里记录有耐热材料的配比,但很遗憾,陈岳现在的工业实力根本造不了。他只能想办法研发现阶段工业实力能造出来的材料来用。

    为此,陈岳不得不兴建了材料研究院,专门分配了大量算力以及机器人和设备过去开始研发。

    研发持续了三个月之后,陈岳最终放弃。他不得不承认,以自己现阶段的技术水平,根本不可能造出理想之中的那种材料。

    那该怎么办?

    思忖片刻之后,陈岳不得不调低了设计之中的火箭的推力。

    材料耐热性能达不到,那就降低产热速率吧。产热速率低了,热量也就少了,再结合现有的散热装置,温度应该能压住,不至于把材料烧融化。

    “解决”了这一难题,后续的研发就快了许多。没一个月时间,原型机便已经研发完成。

    陈岳自行制造的这第一枚火箭,被他命名为“木五型”。

    木五型火箭并不是地球火箭那样的箭体,它甚至不是圆柱体。

    它的造型像是一张正方形桌子,边长约两米,有四个较矮的桌腿充当了喷气室,较厚的桌板里面则安装了相应的仪器设备,有通讯设备、姿态调整设备、燃料储存间、电控设备、冷却系统之类。

    它上边是空的,需要发射卫星的时候,就直接把卫星用绳子捆在上面就行。

    这一副造型完全不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在地球上它连飞都飞不起来。但木卫五上可没有空气——不对,现在有了一丁点,但同样没影响。

    此刻,液氢液氧已经灌注完毕。最后一遍检查无误之后,陈岳一声令下,“火箭”立刻点火。

    氢氧燃烧的火焰从它四条桌腿下边喷射出来,推动着它慢慢升起。

    它的速度并不快,不像是地球火箭那样剧烈的加速——因为它的推力不是很足。它最大功率也只能达到3米/S^2,要送到距离木卫五地表约十公里的环绕轨道,需要足足约82秒的时间。

    届时,它会具备约40米每秒的环绕速度,便可以稳定的停留在环绕轨道上围绕木卫五运转了。

    如果它上面还有卫星的话,那么只要解开绳子,让卫星自己绕着转就行了。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相比起地球上发射一颗卫星所需要的复杂流程以及各种各样的高精尖设备,它简单到弱爆了。

    便连陈岳自己心里都在吐槽。

    但……能用就行。并且它应该会很好用。

    此刻,这枚“桌子”型火箭,便慢悠悠的飞到了天空之中,并悠然自得的围绕着木卫五环绕了两圈,然后又慢悠悠的飞了回来,降落在了原地。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