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宫兵匠

    师父这话说得我心惊肉跳的,探墓最怕的是什么?就是能进不能出。

    就算是这墓里有金山银山,带不走还不是会和这些人一样变成一堆白骨,一点意义也没有。

    我缩着脖子对师父说道,“要不你们往里走,我就在这里守着门吧。”

    郑三燕白了我一眼,“你怕什么?就算这个门锁住了,说不定还有其他出口能出去呢?再说了,我们这一进去不知道要走多远,要是真找到了其他出口,难道我们还回来通知你?”

    郑三燕这话说得也不无道理,但我总觉得如果这墓还有其他出口,这些人也不会全都死在这同一个地方了。

    就在我纠结到底应不应该留下的时候,一阵大风突然从门外往里吹,吹得我们眼睛都睁不开。也就在这时耳边传来咔咔咔的声音,我心里咯噔一声暗道不好,刚想要过去帮着把门给顶住,谁知道下一秒就看见师父放轨道上的石头无情地被碾成粉末,一点阻挡作用都没有起到。

    我在门后看得冷汗直流,这么大一块石头都直接被碾碎了,我就算上去顶门那也于事无补啊。

    哐当!

    就这么一愣神的功夫,石门整个关上了,毕竟我们从里面无论怎么推都是纹丝不动,看来是真的打不开。

    师父倒是淡定,一扬手示意我们继续往前走,看前面又是个什么情况。

    说是玄宫,没想到这地方还真的就和皇宫差不多大。

    从那堆满白骨的大厅出来,紧接着的就是一个祠堂一样的洞窟。从洞窟的上面垂下来许多黑色的旗子,旗子中间有白色的怪兽,正是门口那两尊石雕怪兽的样子。洞窟的正中间有一个三米来高的人形雕像。整个雕像披甲执锐,左手拿着一把锤子,右手扶着一把腰刀,看上去威武不凡。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腰间挂着的一块石牌,石牌上用小篆清清楚楚地刻着兵匠两个字。

    小篆是秦国统一使用的文字,一看这字体和洞窟的造型,我就知道这应该是出自秦工的手笔。但让我疑惑不解的正是兵匠这两个字。

    按照秦朝兵制,这兵就是兵,匠就是匠,而且这种身份还是世袭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爸爸爷爷是当兵的,那你不管在其他方面多有天赋,你生下来的时候就注定了你也只能是当兵的。

    我忍不住看着师父问道,“师父,这兵匠是个什么玩意儿。这雕像该不会是个西贝货吧?”

    师父出神地看着雕像上石雕盔甲每一片甲叶的排列分布。他一边看一边对我说道,“兵匠,就是工程兵,军队里的特殊兵种。”

    “啊?在秦时就有工程兵了?”

    师父点了点头,“始皇帝千古一帝,正是因为他立规矩,定方圆。但同时他也不迂腐,善于变通。就好像这山顶玄宫,如果只是派寻常百姓或者劳工来建造,你觉得有多少劳工能坚持下来?恐怕这玄宫还没有开始修建,那些劳工就死得差不多了。”

    师父说的这倒是实情。

    秦人注重军功,因此当兵的待遇普遍要比那时候的劳工要好。那些劳工说是工,实际上全都是六国战败后的俘虏,或者一些犯了罪的罪奴充当的。

    这样的人秦国肯定不会把他们给养的白白胖胖的,要不然他们拿起武器造反怎么办?

    所以以前我就在一本书上看过秦兵与劳工的对比。说是秦兵大多身材魁梧力能开二石之弓,举半百之石。而那些劳工大多面黄肌瘦,羸弱难堪。万里长城之所以能修起来,全都是用劳工的命去堆的。

    在修建的过程中如果有劳工意外死亡,连草席都不会有,直接就丢到坑里和长城筑在一起。

    秦时有兵匠这下我是知道了,这个洞窟看来就类似于一个教育中心,帮那些来这里修筑玄宫的兵匠竖立一个典型,搞搞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能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