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分析(1)

    文峤没有看她,会议室里一时间陷入了令人尴尬的沉默。

    “你太看重物证了。”良久,文峤突然轻飘飘来了这么一句。

    凌枫不服气:“这话可就奇怪了。我们办案不看物证看什么?物证是最客观,最不容辩驳的一项证据。”

    “我的意思是你太注重‘有什么’,而没有关注‘没有什么’。”

    “这话是什么意思?”

    “刚才江蓉的报汇报你们都听到了,我们可以来还原一下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文峤慢条斯理地说道:“那天晚上,王明一早就下班了,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突然折返办公室,这个时间大概是晚上7:30。令人奇怪的是,他去的不是自己的办公室,而是高力群的办公室。当他进入那个房间后,突然遭遇到了袭击,导致他的头部受到撞击,昏倒在地,并且有伴有出血,血液流到了地板上。这也就解释了,凶手为什么要在地上倾倒大量的次氯酸钠溶液。”

    “这也是我一直想不通的地方,凶手想要销毁证据是常有的事,可如此明目张胆,不是摆明了告诉我们这个案子有问题吗?”凌枫提出了疑问。

    “因为这个凶手自己心里清楚,伪造自杀是行不通的。这样拙劣的手段,法医只要稍微留点心就能查得出来,警方最后一定会知道王明的死有问题。既然无论如何都会被警察找出问题来,那么与其花心思仔细地,不留痕迹地掩盖,不如彻底地摧毁所有的生物证据。”

    “同时,这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凶手很可能没有太多时间打扫现场,所以,袭击王明很可能也是意料之外的事,而不是有预谋的shā • rén 。”

    “没有预谋?”凌枫心里有些不赞同这个观点。“如果没有预谋,他为什么会准备这么多次氯酸钠溶液好销毁证据呢?”

    文峤有些赞许地看了他一眼:“你的推理能力虽然不太行,但心思倒算缜密。”

    这话明夸暗贬,凌枫好不容易忍住了想要翻白眼的冲动,耐心地等他把话说下去。

    “王明头上的第一处撞击伤是由一个不算太尖锐也不算太坚硬的物体形成的。基于此,后来我又去了一趟现场,想看看周围有没有什么东西会形成这样的伤口。果然……”文峤顿了顿,突然用手敲了敲面前的桌子。

    “他的头应该是撞到了桌角,并且我在一个桌角处提取到微量的血迹,DNA比对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我相信应该不会有问题。”

    “而他使用次氯酸钠溶液销毁证据,这一点不仅不能说明他早有预谋,反而更加有力地证明了这起事故事出突然。”

    “怎么说?”凌枫问道。

    “预谋作案,往往会提前做好一系列准备和计划,自行携带凶器,道具等物品前往案发现场。而那些冲动或意外造成的案子,凶手在行凶和清理现场的过程中,则多会利用那些触手可及的东西,比如茶几上的烟灰缸,被害人家里的菜刀,拖把等等。”

    “你的意思是……那些次氯酸钠溶液是原本就在现场的东西?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巧的事?”凌枫不解。

    “或许说不上是巧合。”文峤说道:“你忘记在两个星期前,就在隔壁房间里,发生了一起更加夸张的流血事件了吗?”

    凌枫惊愕得瞪大了眼睛。

    “没错。高力群在另一间办公室被杀后,公司请了专门的清洁人员来对那个地方进行清理。为了能彻底清理干净现场,消除员工的疑虑和恐惧心理,他们还购买了大量的漂白剂,对现场进行了多次消杀。我问过博雅公司的员工,那三瓶次氯酸钠溶液就是上次清理现场时余下的,后来就被放在了盥洗室的一个角落。”

    “鉴于王明第一次受到击打和被抛下楼的时间间隔,可以认为这个凶手清理案发现场的时间并不充裕。但他在仓促之间,不仅完成了制定后续计划,清理案发时现场,转移尸体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这就说明,他很可能知道,在博雅公司的某个角落里存在着三瓶可以消除一切生物物证的漂白剂,这样他就不必在整个公司范围内搜索可用的工具或材料,从而可以直奔主题。这也才能解释为什么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做完了这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