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还乡

    门外值守的羽林军甲士哪敢怠慢,跑上大殿就要把老丞相给架下去,此时的刘知庸就像是用尽了所有力气,匍匐在地上,任由甲士把他架了起来。

    这时,只听咚的一声,一位官员跪了下去,接着,官员们陆续跪了下去,不仅是文官,此刻殿上武将也通通下跪,即便是皇帝陛下的亲信官员如今也下跪为丞相求情。

    “陛下,老丞相劳苦功高,万万不可杀啊。”

    “请陛下开恩,丞相只是一时心急,言语有失,罪不至死啊。”

    “为了江山社稷,饶了丞相吧。”

    官员们虽然话语不一,但都是为了保住老丞相性命。

    羽林军甲士见此情形,也陷入两难,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伯乾见此情形,脸色稍稍缓和,坐回龙椅之上。

    “羽林军,放开丞相退下吧。”

    “尔等也都起来,莫要以为法不责众,朕就不会责罚你们!”李伯乾厉声说道,大臣们见事有转机,也怕皇帝降罪,纷纷起身。

    “刘知庸,今日朕可以免你一死,不过,你如今年事已高,已经无法再胜任丞相一职,朕准你告老还乡,三日内离京。”李伯乾已经不再愤怒,平静说道。

    官员们面面相觑,不敢再过多言语,生怕惹怒了皇帝,后果不堪设想。

    刘知庸惨然一笑,面如死灰,从地上爬了起来,跪在地上磕了一个重重响头,声音沙哑道:“谢主隆恩!”

    言罢,老人扑通一下倒在了地上,昏厥过去。

    看着如太初朝定海神针的老丞相如今的凄惨模样,臣子们全都脸色难看到了极点,不免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李伯乾并没有管倒在地上的老人,而是转身离去,看都没有再看这个曾经的三朝元老。

    退朝后,几位刘知庸的门生弟子把老丞相带离了皇宫,其他人怕殃及池鱼,都没有敢上前帮手,果不其然,这几位门生没过多久也通通被罢官。

    三日后,丞相府内,刘知庸的家人们已经把行礼打点完毕,装上了马车,家中为数不多的几个下人也被散去,如今的刘知庸没了俸禄,就更没有钱再畜养家丁。

    刘知庸的两个儿子都没有入朝为官,只是在星河宗位于开元城的产业谋了个差事,如今丞相告老还乡,他们也随着一起离开京城,星河宗自然会在刘老丞相的老家给他们再谋差事,有星河宗的照顾,老丞相一家还是吃喝不愁的。

    今天就是老丞相离京的时候,一家老小已经上车,他的长子去叫父亲上车,老子牵着自己的幼孙虎子从屋中缓缓走出,看着自己曾经住了数十年的宅院怔怔出神,如今连这个宅子也已经卖掉了。

    老丞相比数日前像是老了十岁,头发一夜之间全都白了,身形也更加佝偻了,看着父亲的模样,他的长子一脸悲凄。

    没有人看见,院落中的某处阴影处有一大一小两道身影,正是从宁关城赶到京城的黄信和顾西风。

    顾西风才刚刚进城就被黄信找到,带到了这里,顾西风自然是知道老丞相的,对于这个太初老臣充满了敬意,也对他的遭遇很是愤慨。

    他们的任务就是护送老丞相返回故里。

    太初皇帝虽然并没有赶尽杀绝,让刘知庸告老还乡,星河宗掌教陈瑶光却觉得李伯乾这种人并不会轻易放了老丞相,却也不可能动用军队护送老人,七杀营就成了不二选择。

    刘知庸轻叹一声,随即和儿孙一起走出院落,此时丞相府门前已经聚集了很多百姓,大家心情沉重的看着老丞相从家中走出。

    “老丞相,一路走好!”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接着百姓们都高呼起来: “老丞相,一路走好!”

    虽然声音很是繁杂,但是感情却很是真挚,开元城的百姓对这个为太初朝操劳了一生的老人由衷的感激。

    老人深深看了一眼前来送行的百姓,悲凉的心情有所缓解,却没有开口说话,只是挤出一丝笑容,对大家点头示意,随即在儿子的搀扶下登上马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