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两天。

    皇甫月有许多事情要做,但只要一闲下来,她的脑海里就会不由自主的闪现回那天晚上的战斗场景。

    她的身上就会不由自主的起一层鸡皮疙瘩,浑身会痒痒,就像那些水蛇仍然缠在她身上一样。

    杜格的音容笑貌就像在她脑海里扎了根一样,无论如何也挥之不去。

    已经两个晚上了,她做梦都会梦到水蛇狂舞。

    醒来后怅然若失。

    到现在,皇甫月已经有些分不清,她对杜格的感情到底是不是仇恨了。

    ……

    杜格自然知道民间的反应。

    他要的就是这个简单易推行,管他什么方法呢!

    习惯成自然。

    等人们适应了当前的生活模式,只要他在崇明国的进攻下站稳了脚跟,这些定下来的政策想再推翻,就没那么容易了。

    每一个人都是怕麻烦的。

    有了这三个县做试点,将来他们再攻克了别的县城,说服起他们来就更容易了。

    遇到不同意的,就按照谣言中说的那样,税收的大刀朝他们头上砍下去……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孙子兵法不就是这么教的吗?

    ……

    军粮的问题,也很好解决。

    杜格专门出了一个告示,自愿捐献军粮、钱财、布匹的,四公主会开出捐献证明,将来复国后,可凭借捐献证明,获得三倍的赔偿,或者折合成军功,最高可享受封爵的待遇;

    因为有之前谣言的存在,大多数人们还期待着崇明国收复失地,对捐粮换爵并不热衷。

    男女平等的口号是假的,但手里的粮食是真的,捐出去就真的没有了,四公主开的证明,等她死了,就是废纸一张……

    但杜格自有他的办法。

    公告发出去之后,杜格让皇甫月找了一堆托儿,制造了一个踊跃纳粮的假象。

    一车又一车的粮食送往了余塘关。

    而拿到了捐粮证明的大地主、富商,则成了余塘关的座上宾,每日都会红光满面的回到县城,但旁人探听他们得到了什么好处,却又什么都打听不出来。

    但隔了一天,便有更多的运粮车开进了余塘关,络绎不绝。

    百姓们也通过装粮食的家丁确认了,那些富户们装到车上的真的是粮草,不是骗人的……

    富贵人家代表着潮流的趋势,百姓们相信他们的目光不会错,而且,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是受到胁迫的。

    于是。

    家里钱粮有富裕的,也试探着肩扛手挑,把多余的粮食送去了余塘关,换了一张四公主的捐献证明,那捐献证明是烫金色的,放在红绸子包裹的木盒里,看起来相当的豪华;

    并且,他们还在余塘关披红挂彩,面对下面排列整齐的官兵在台上讲话,被四公主隆重的感谢,得到了贵宾一样的待遇,以至于回到家里的时候,还晕乎乎的。

    整个人都处在了一种踩在云端上的飘忽感觉,觉得捐出去的粮食一点都不亏……

    毕竟。

    在这个世界,平民百姓很少有这种威风八面,众星捧月一样,被所有人重视的机会的。

    有了第一户,就有了第二户,越来越多的粮车送往了余塘关,完美解决了守关将士们的饮食危机。

    ……

    “师父,我们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好?”洛霜看着进账的一批批粮食,心下有些忐忑,“我们真的要把这些粮草还给那些富户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