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鹊起

    这是他最好的一口,也是宣州地区的老字号了。

    皮薄馅大,汤汁浓郁。

    只要轻轻的咬上一口,

    熟透的汤汁溅出来,一瞬间灌满整个口腔。

    “叮咚……”

    就在这时,门铃声再次响起。

    王帆起身打开门一看,不是昨天的张老爷子还能有谁。

    而且在老爷子的身后,站着一溜的人。

    “张老啊,请进请进。”

    王帆笑着把大家招呼进门,然后指着桌子上的汤包,挠着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

    “也不知道大家要来,所以就没给准备什么。”

    闻言,一位市里领导,连忙摆摆手:

    “王帆同学,说的哪里话。”

    “不嫌弃我们这一堆人上门打扰,就非常好了。”

    “不用这么麻烦。”

    “想吃什么尽管开口,我让人下去买。”

    市领导拍了拍胸脯,脸上绽放着笑容。

    大家一边说着,一边落座,王凡坐在沙发的一边,张老爷子就挨在身边,然后是宣州这边的校长以及自家导师,接着是市里的领导。

    至于其他人,没有位置了,租的房子就这么点大,就只能站在一边听着。

    不过这个机会,对于这些教授和老师而言,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在这里,要是给其他能源行业的教授知道,保不准得羡慕多久。

    因为他们听到的是这个行业最前沿的先进理论。

    而且还是有实际产物的那一种。

    靠在沙发上的张远,看着王帆和张老爷子交谈,心里可以说是感慨良多。

    早在大二,王帆进入实验室,加入他的课题组时不到三个月的时候,他就知道,王帆不是一般的学生,尤其是在科研工作上,更是表现的如此,非常有想象力,并不拘泥于现有的条条框框,经常提出一些建设性见解。

    要不是这样,

    他也不会同意王帆选择硅碳负极材料作为毕业研究方向。

    开什么玩笑?

    这可是行业一些研究所都不敢碰的话。

    当然了,当初张远的想法,是只要有一点小小的突破就行,充当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完全是绰绰有余了。

    并且还能获得了一篇A区的SCI核心期刊,对后期王帆的事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然而,

    他万万没有想到,让他大吃一惊的是。

    自家学生竟然直接把最终的成品给干出来了,虽然其中有一些波折,但最后的结果是喜人的。

    “相信过不了多久,王帆这个名字就会在业界响起。”

    “能源行业,又多了一个璀璨的新星啊!”

    张远自顾自的感慨道。

    抛开任何人正常人都有都羡慕情绪之外,他现在由衷的为王帆感到高兴,作为一名老师,没有什么比学生获得了一个光明的前途,更值得高兴的了。

    而且退一万步来说,

    无论王帆以后有何种成就,

    他的履历里都会写上,曾经担任了王凡的指导老师。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