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修栈道

    “嗯,不错!”我连连夸道。据我了解,所有果酒泡制必须是高度酒,60度以上最好,可是这酒喝起来,和我以前喝过的所有泡制果酒都不一样,有清香,有甘冽,淡淡的一丝酒味吊在喉咙里,竟然有点像日本的清酒。

    看我出神,老头得意地笑了:“这酒味道不错吧。”

    老吕一口干了,一抹嘴,“大叔,这酒真不错,入口柔,一线喉。”

    老头哈哈大笑:“这村里,就只有我老孙家有这酒,别人家想喝啊,都得上我这要来,给不给,得看我心情。”

    说起这酒,也有渊源,当年老孙头给日本人干活时,他认识了一个日本工程师,那时老孙头还年轻,工程师却是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老工程师每天调试好机器,都愿意在院子里支个小桌,摆几样小菜,喝上两口,可是山里吃的不合口味,老工程师就经常买一些鱼来吃。

    有一次老头带饭,饭盒里有两块臭豆腐,正喝酒的日本老头鼻子一嗅,竟像狼一样循着味过来了,和老孙头比划着,想要吃一块。

    老孙头从饭盒里夹给他一块,工程师吃的是一脸满足,老孙头一看,敢情这日本鬼子生活质量也就这么回事,一块臭豆腐就给香成这样,真是够可怜的。第二天再来时,老孙头本着扶贫的思想,给他拿了一瓶臭豆腐。那日本工程师却大喜过望,连连鞠躬称谢。

    下班时,日本工程师送给老孙头一瓶自酿的清酒。老头虽然听不懂日语,但是却尝得出这酒味道不错,而且男人女人都能喝。

    老孙头是个爱酒之人,他回家自己研究了半天,用当地的烈酒加上山上采的山丁子、菇娘等山果泡了好几桶,中间又请日本工程师来家里指点品尝了一下,这一来二去,他俩竟混成了熟人。

    此后的时间里,老孙头经常请日本人回家品酒吃饭,日本工程师偶尔也在别墅回请老头一次,老孙头还和他学了几句日语,成了当时那批中国工人里和日本人混得最熟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