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025:为什么没爆炸

    好半天,他才恢复到了能够令他在动力装置的辅助下站起了行走的程度。

    一瘸一拐地走过破碎的走廊,期间在路过某个房间的时候,他还看到了躲起来的夏琥。

    摆出一副家长的严厉姿态,嘱咐那个熊孩子继续在这里躲好不要动,布克继续前行。

    而随着作战模组修复的不断修复,他行进的速度越来越快了起来。

    直到这个时候,他也差不多想清楚,先前廖漆所说的,这是一个用来针对他的陷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

    在安置区地下层区,像电浆炸弹这种军用级别的重武器,是非常难搞到的东西。

    因为这种玩意若是能够随意流通,将会对于整个安置区本身造成难以估量的威胁。

    毕竟安置区是一座超级人工建筑,虽然在设计之初,按照开发者的宣传,即便是基础部分遭到了战术核打击也丝毫不会影响建筑整体的安全。

    原本的安置区原本供人居住的地方,只有地表上的区域。甚至于,那时候的人们还残存着一些旧时代的人文主义关怀,原本的第十一、十二层被设计成了生态园区与人造海滩,供全体安置区居民享受自然与阳光的气息。

    但当年的那些开发者没有预计到,位置最好的那两个层阶会被诸多公司瓜分收购,圈地成为了财阀们的私产——他们将公司的分部建在了风景宜人的层阶,既能成为人人眼红的公司雇员福利,也方便它们挖掘安置区那丰富的人矿资源,可谓是一举两得。

    他们同样也没有预计到,在第三次网域战争结束后,安置区最终会涌入超出原本设计容量极限五倍的难民。

    原本的七个地下层阶,全部都是用于维持整个安置区自己自足的自律设备——地热发电站、水循环水净化、水培农场、磷虾与球藻养殖。为了维持如此庞大的设备矩阵,开发者们甚至为之配备了足足三台万用打印机!

    但五倍于极限承载设计的难民数量,再加上公司拒绝了将十一、十二层改造成居住区的提案,最终迫使安置区临时政府,不得已开启了地下层阶作为临时收容所。

    而最终,虽然那些难民即便到今天都没有合法身份,但还是在事实上成为了地下层阶的居民。

    为了腾出地方来安置难民,地热发电站被拆除,水培农场被关停,磷虾养殖池被填埋。甚至为了避免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发生,那些难民还往下挖了两层才得以安置。

    但这么做的代价便是,整个安置区的命脉完全被企业所操控。如今安置区的绝大部分居民,用的是公司运营的聚变局的供电,吃的是食品工厂合成的食物。

    甚至在净水循环系统被承包给公司运营以后,安置区半数的淡水供应,也是来自于公司开设的净水厂。

    而这些基础开支,对于安置区地面区域,有着相对稳定工作的居民来说,也许还能负担。但对于缺乏就业机会,挣扎在贫穷与犯罪泥潭的地下层区居民来说,不动一些歪脑筋,便恐怕就很难维持下去了。

    早在三十多年前,安置区地下稍微值钱的设备便已经被居民们变卖干净了,到后期甚至有人开始拆卸建筑主体结构的特种钢材卖钱……

    虽然这一行为很快被安置区政府以雷霆手段制止,但直至今日,也免不了有穷疯了的人铤而走险这么干。

    有盗钢贼水滴石穿锲而不舍地对于结构主体的破坏,再加上无以计数的非法改造,多挖出来的两个地下层阶,以及常年帮派火并对建筑的损害……现如今的诺德安置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能硬接战术核打击,依旧屹立不倒的工程学奇迹了。

    或者反过来看,现如今诺德安置区依旧屹立不倒,更能说明这是工程学奇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