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达天听

    但在这个当官要么‘举孝廉’,要么合法‘买官进爵’的东汉末年,朝堂上,是绝无一个‘幼稚的傻子’,愿意破坏气氛来说这些事情的。

    就连每日的朝政,也多了一个新的环节:人人都用这神奇的吉兆,从各种角度来恭贺陛下治国有方,天命在汉。

    把将来谥号为灵帝的当朝皇帝,给乐得心情都好了几分,没那么食欲不振了。

    就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张角在邺城城外,从天上唤出万千米粮的事迹,终于传播到了洛阳城内。

    虽然张角唤粮在前,天花乱坠在后,但消息的传播也是需要时间的。结果由于时间差的关系,人们正在疑惑此吉兆的具体来源时,张角这则惊世骇俗的表现,几乎一下让所有人心中都有了个具体的猜测。

    这位……莫不是如孔孟般的当代圣贤?

    由于在秦始皇之前,并没有如此漫长的统一王朝,即便有王莽篡汉这种事,却因为当年刘秀续汉的壮举,反而更加坚定了刘家天下这个根深蒂固的概念,真没几个人脑子里有朝代更替的念头。

    大家虽然对当今朝政厌恶,但最期待的,也不过是新出来一个刘秀那样的中兴之主。

    所以对于能够导致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圣贤,朝野上下没有一个觉得这是威胁,反而内心振奋。

    再加上张角太平道大贤良师的身份,难不成汉室真要在圣贤辅佐下三兴?

    说实话,这个念头不仅仅是朝中之人,就连张角也有一瞬间的恍惚。

    他坐在华贵无比的轿中,这轿子简直就像是一间价格不菲的豪居,不仅空间宽广,可容人横躺侧卧,里面奢侈的金银器物珍珠玉石,张角更是没一个能说上名字的。

    看到这些,张角脑海中不过闪过:‘若是换成粮食,够多少人吃’的念头后,就转瞬即逝。

    他更多的,是在想,自己要不要趁这个机会,继续扮演‘大贤良师’?

    实际上,《太平经》并非一部反书,里面有大量的辅汉助汉内容。甚至专门地有一篇文章叫《兴帝王》,内容就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描述真人向神人请教,如何才能帮助人间的帝王兴国广嗣。

    早年间,也曾有个叫宫崇的人,想要将《太平经》献给汉顺帝,目的就是想要当‘帝王师’,结果理所当然的是无人问津。

    而张角自起家,便向来自称‘大贤良师’,也正是抱着类似的念头。

    他微微掀起轿帘,抬头看着高高的殿宇,心中升起一抹希望的光彩。

    若是能够劝谏皇帝少收取赋税大兴土木,多赈灾安民与民休息……那又有什么兴兵造反的必要呢?

    只是抬着头,满眼希冀远远望着未央宫的张角,没有看到,近处那些抬着轿子的轿夫仆役们,瘦削的面孔、黝黑的脸庞、吃力的神情与额头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