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里王国巴特那城

    拿起书架上一本落满尘土的书,她索性把自己纷乱的思绪,强拉硬拽到书里,毕竟从科希马到达卡的那些天她就是这么过来的,虽然苦些,但心情不至于过分低落。

    这本书很明显是这间屋子的上届房客不小心遗留下来的,书名叫《荷马史诗》,它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伊利亚特》,讲述了希腊联军将领阿喀琉斯与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之间的矛盾冲突,当然还有阿喀琉斯与特洛伊王子赫克托尔的战斗,至于第二部分《奥德赛》,顾悦曦没有细看,因为船舱外忽然传来了一阵异响,把她的注意力,给干扰了。

    “顾姑娘,海盗船来了。”王文远略显急切地敲了下她房间的木门,大声喊道。

    “哦?”顾悦曦微微愣了一下,虽然她不知晓孟加拉苏丹特许海盗帮在恒河三角洲建立军工厂,并默许海盗王弗雷德与黑衫军进行军火交易的事实,但她知道海盗帮在恒河三角洲以及吉大港附近尾大不掉,一定和苏丹当局存在着必然联系。

    可现在,这帮疯狗,居然敢咬他们的主子了?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顾悦曦跟随着王文远,来到轮船的舷窗旁边,借助高倍望眼镜,向窗外吃力地望去。

    果不其然,在他们的视线尽头,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几艘破旧的货船,不过此时上边已经没有了货物,取而代之的是荷枪实弹的海盗和整齐排列的迫击炮和榴弹炮。

    “还真是,喂不熟的白眼狼。”顾悦曦看周遭光线较暗,再加上这些炮的准度不行,因此知晓海盗发射炮弹的真正目的并非是偷袭使团乘坐的轮船,而是刻意宣扬其存在感罢了。

    也难怪,海盗王弗雷德在同黑衫军的交易中钱货两空后,哭天无路、求地无门,除了把怨气撒在距离他最近的孟加拉苏丹身上,他还能干什么呢?

    炮击的时间并不长,大概持续了五六分钟的时间,而且炮弹无一例外全都偏离了目标,不过韦杰亚达似乎不想任由这帮海盗胡作非为,他当即命令随行官员速速联系行政院和枢密院,添油加醋地讲述了事件的经过,建议伊斯迈尔苏丹对以下犯上者严惩不贷。

    一天后,轮船正式进入德里王国边境,乘客们在免费观看了德里王“精心准备”的联合军事演习后,在巴特那城北的码头陆续上岸。

    巴特那城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有三个较为形象化的称呼,即:历史文化之城、宗教之城、军事堡垒。

    说它是历史文化之城可不仅仅只是它建城二千多年,还因它是孔雀王朝与笈多王朝的首都,据史料记载:阿育王王都华氏城,城长15公里,宽约3公里,城周遍布壕沟,护城墙2丈3尺,城楼500多座,城门60有余,王城之内绿树成荫,花开遍地,孔雀随处可见。

    至于宗教之城,则因巴特那的命名源自于婆罗门三大神湿婆的妻子萨蒂,据《往事书》所载:湿婆亡妻萨蒂的身体以及服饰分成51个部分,飞往南亚各地,凡落一地,此地则为圣地,因其衣服巴特落于该处,故称巴特恩。

    军事堡垒自不用多说,意为东征的起点,1994年7月27日,德里王巴赫罗姆在此公然宣称,要在一年内:兵至恒河口,活捉苏丹王。再至甘托克,踏平哲孟雄。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仅仅一年后,德里王就因远征损耗巨大,收获甚小,被迫同孟加拉新苏丹伊斯迈尔缔结停战协定,班师回朝。

    见使团成员悉数上岸,德里王国外交大臣兼防务大臣沙赫巴勒兹命令军队进入码头,以安保为由将使团成员围了个水泄不通,又以巴特那城内发生贱民bào • dòng 为借口,下令士兵把孟加拉使团成员送上军车,前去二十公里以外的军营参加“欢迎仪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