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加更,感谢夜風的盟主打赏!】

    “好!下一个!后面的人不要乱,依次进场,前一个人完成到第三环节时,后一个人才能进场!进场之前先报号!”

    沈苓高声指挥着。

    周游的无人机被摆在茶几上,螺旋桨并没有转动。

    不过摄像头的开机指示灯正闪烁着淡淡蓝光。

    此时无人机的摄像头已经被调整为最高像素最高采样帧率的高性能运动相机模式。

    沈苓站在旁边,面前正摆着无人机的屏显控制器。

    屏显控制器将下方总面积约莫九平方米的区域笼罩其中。

    这区域正是周游亲自带队搭建的综合运动能力测试场地,共分九个环节。

    这九个环节包括冲刺跑、折返跑、立定跳高、杠铃硬拉、卧推、拳击打靶、踢腿打靶、打气针射钉枪两米打靶、掉落反应实验等内容。

    这一整套测试方案并非周游或沈苓的点子。

    既然有可用的外部资源,周游不会白白放着不用。

    他给华音打去了电话,请求帮助。

    华音当然不会拒绝,立刻帮他向专家组求助。

    周游只等了五分钟,那边专家组就结合周家现有资源的大概情况,设计出了整套测试场地。

    具体的方案很简单,就是让受测者依次入场,然后按照标准完成各个测试项目。

    比如全力冲刺三米,折返跑两米,连续立定跳摸高五次、极限硬拉五次、极限卧推五次、连续刺拳十次摆拳十次,连续正蹬腿十次侧踹十次,射钉枪打固定靶十次,射击随机出现的移动靶二十次……

    沈苓会利用高端无人机的摄像头进行全程录像。

    等测试完成,周游便会立即把录像文件发送给华音,再由那边的项目组将其导入系统。

    目前这系统可以借调部分国家超算的算力,只需极短的时间就能给出分析报告,将参测人员的综合运动能力算个清楚明白。

    周家这边的效率很高,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完成了场地搭建。

    参加报名的113人依次有序进入。

    由于单人的测试总耗时被限制在五分钟之内,每个人都要全程保持高强度。

    当前一个人推进到第三环节时,后一个人才能开始进场。

    目的是为了防止两名参测人员相互距离太近,干扰到后期的数据分析。

    最终的测试结果乏善可陈,有些小惊喜,但不多。

    除周游之外综合实力最强,最全面的十个人被选进了精锐序列,将成为由周游领衔的精锐特战队队员。

    绝对力量仅次于周游的最强者,则成为了近战队的大队长。

    这位队长正是周游在自光明乡返城时邀请的第二档人员中的建筑工人孙迎军。

    孙迎军年近四十,满面风霜,脸上纵横沟壑,晃眼一看仿佛花甲老人,甚至瞧着比年近五十的周岭生还年迈许多。

    但在孙迎军这副苍老的面孔下,藏着的却是幅承受了经年累月的高强度工地劳作,做的还是重苦力活,长满腱子肉的刚健身躯。

    老孙没读过什么书,更没什么文化,十七八岁时就外出打工,从来没担任过做过什么像样的岗位,是那种建筑工地上地位与薪资都最低的散工。

    但他偏偏靠这双长满老茧的手和磨厚成仿佛羊角的肩膀养活了老婆与四个女儿,还已经把两个女儿都供进了大学,还有俩女儿一个在读高中一个在读初中,更在县城里买了套80平的小房子。

    由于年龄过大,再加上长年做重活,让他的动作显得有些笨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