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

最新网址:

    布依族节日

    “四月八”即农历的四月初八。这是布依族纪念耕牛的节日,在罗甸等地叫“牛王节”,镇宁扁担山一带称为“牧童节”,安龙、兴义地区则称“开秧节”。这天家家要吃“牛王粑”和糯米饭,并用糯米饭或糯米粑喂斗。在贵州外镇宁地区,还要给小孩一只蒸熟的公鸡,由大人带小孩去河边洗澡,抓小鱼、吃鸡肉、晒太阳。

    贵州有好几个地区和好几个少数民族都过这个节日,以贵阳最隆重。每到这天,各地的苗族、布依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贵阳市中心的喷水池、黄平的飞云崖或其他一些地方,吹着芦笙、洞箫、短笛等,唱着情歌寻找伴侣。中年人则聚集谈心,说古谈今,举行各种活动.从白天到夜晚,从夜晚到天明,通宵达旦,尽情欢乐。

    仫佬族节日

    亦称“牛王诞“仫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他们自称“伶”、“谨”。壮族称之为“布谨”,汉族称之为“姆佬”。

    牛勤劳能干,为人们犁田耕地,默默无闻,任劳任怨,所需的仅仅是草和水,可奉献的却很多。所以不少民族都崇拜牛、爱护牛,把它当成人类的好朋友,仫佬族也不例外。农历四月初八即被定为牛的生日,称“牛诞节”。这一天,无论农活多么忙,都要给牛放假休息。

    家家户户把牛洗得干干净净,将牛栏清扫一新,还在大门插枫树枝,以驱赶蚊蝇。并杀鸡、鸭,备酒肉祭“牛栏神”,做黑糯米饭祭祖先。这一天要给牛吃上好饲料,做好的黑糯米饭要先请牛吃,之后人才吃。家境好的人家,还沤制黄豆、玉米,拌入鸡蛋酒糟喂牛,真可谓对牛爱护备至。

    关于牛的生日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古时候,仫佬族先民耕田种地都是一镐一锄地挖,费时费力。一个叫罗英的姑娘生来聪明伶俐、勤劳善良。一天她到山上打猎,看到一只野牛狂奔乱跳,又看到乡亲们汗流浃背地在田间忙碌,心想,如果捉住这头牛为乡亲们犁田该多好啊!于是,她就追赶野牛。野牛在跑时一只蹄子被夹在石缝中,痛得哀叫不已。罗英无力帮它摆脱困境,只得采来嫩草喂它,并为它唱歌,歌声优扬,情真意切,不仅打动了野牛的心,也感动了山花、草木、月亮,坚硬的石头也为之感动,慢慢地裂开石缝,牛的脚拔出来了。它便随着罗英来到田间,勤勤恳恳地为人们拖犁拉耙,世世代代耕田种地。仫佬人有了耕牛,田里的活路轻松了许多。

    总之,四月八这天,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意义,而白叶等人运气非常好,来到了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里过四月八,可以同时感受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可真的是不虚此行!

    程老板招呼好来帮忙宰牛的帮手之后,跟大家伙儿说:“嘿,一会儿要宰牛了,你们不敢看的就先去前面歇会儿。”

    宋子苏轻笑一声,说:“程老板,你可别小瞧我们!别说是宰一头牛了,你在这开屠宰场,我都不带怕的!”

    “哟!小丫头看不出来,胆子不小。也好吧,你们想看就看,只是一会儿站远些,万一没拉住牛,它跑起来撞着你们了我可不管!”

    说完程老板就和几个壮年去准备工具了。

    《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跨,砉然响然,奏刀骋然,莫不中音。[2]文惠君赞叹其技艺之妙。庖丁释刀云:平生宰牛数千头,而今宰牛时全以神运,目‘未尝见全牛’,刀入牛身若‘无厚入有间’而游刃有余。因此牛刀虽已用了十九年,而其锋利仍‘若新发于硎’。”

    在程老板等人准备工具的间隙,东哥突然想到了庖丁解牛这个故事:“看到这个场景,我不禁想起庖丁解牛这个故事,今天终于可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解牛的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