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

    “你是说,有人故意引导我们来这?”白叶联想到这段时间发生的一切,还有在地宫里恍如隔世的经历,心中泛起一丝凉意。但是实在想不通会是谁。

    “可是,是爷爷和何老一直给我们安排行程啊。”

    莫天涯抬头看看天空,农村的夜很静,天上的星星闪烁着微光,忽然起了一阵风,乌云飘走后,天空出现了一轮弯月。

    “或许刘神医他们也在这个局中,成为了棋子。”

    不多时,回去之后,刚好听见扎西再给大家介绍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xī • zàng 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的流传地集中在中国藏族主要聚居地区(xī • zàng 、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及蒙古族聚居区(内蒙古等),在国外则分布于蒙古、不丹、尼泊尔、喜马偕尔邦和达兰萨拉、俄罗斯的卡尔梅克、图瓦和布里亚特等地。

    藏传佛教始于7世纪中叶,目前学界对佛教何时传入吐蕃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影响稍大的有两种,其一是认为佛教传入是在松赞干布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之后,其二则是认为松赞干布时期的佛经藏译才是佛教真正传入吐蕃的标志。

    28代赞普拉托托日年赞时,天降神物,神物有:一肘量黄金宝塔、《百拜忏悔经》、《宝箧经》和六字大明心咒。

    佛教大规模地传入xī • zàng 应该从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时开始。佛教从两个方向传入,汉地和天竺。当时的xī • zàng 松赞干布藏王,在他的两个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毗俱胝,藏名尺尊公主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天竺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了一些佛经,并制定法律明令人民要虔信佛教,佛教开始在吐蕃传播起来。

    赤松德赞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在位期间,采取各种行政手段,翻译佛经、建立寺庙、成立僧团,传播、弘扬佛教。首先,迎天竺僧人寂护和莲花生入藏。寂护和莲华生入藏之后,首先建立了桑耶寺,在桑耶寺建成后,赤松德赞特地派人到古天竺请来12位僧人,为7位吐蕃贵族青年剃度授戒。

    这7人出家是xī • zàng 佛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件大事,是藏人出家之始,他们在藏文史籍中被尊称为“七觉士”。并请译师从梵文翻译大批佛典,同时也从汉文翻译一些佛经。因此,佛教三宝—佛、法、僧终于齐备。此时译经事业开始兴盛。这段时期共编著了三部目录:旁塘目录、丹噶目录、青浦目录。

    赤松德赞之后的3位赞普也都大力扶植佛教,僧侣免于赋税和体力劳动;王宫内设置供奉佛、法、僧“三宝”的道场,让僧人参与国政。

    赤祖德赞(又名赤热巴坚)再次对佛教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有一个事件可以表现他对佛教的态度:当僧人讲经时,赤祖德赞坐在中间,头发编成两辫束以长丝带伸展在僧人座位上,然后让僧人坐上去,以此表示他对僧人的尊敬。

    赤祖德赞兴佛主要措施有:兴建乌香多寺、制定七户供僧的规定(规定每7户平民负责供养1位僧人的生活)、厘定文字(xī • zàng 历史上第二次厘定文字)、统一译例(颁布了厘定新词术语的法令、规定译例三条)。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译师,以“三老”(比卢遮那、丹玛孜芒、迦湿弥罗·阿难陀)、“三中”(涅·般若鸠摩罗、款·鲁易旺波、玛·仁钦却)和“三少”(噶瓦·拜则、焦若·鲁益坚赞、尚·意希德)。

    由于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的突出贡献,历史上称这三代赞普为“祖孙三王”。

    但在九世纪中叶,xī • zàng 佛教曾一度遭到破坏,即所谓朗达玛灭法,曾有一段时间(842—978)佛教沉寂了。称为“黑暗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