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仙残斋禁

    仙,虚无缥缈超脱世间。

    此一字是古代华夏文明追求超脱凡俗的至高体现。

    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游乎四海之外,长生不灭,逍遥自在。

    不知有多少能人异士千古帝王追求过这个缥缈空虚的存在,所谓的成仙法门更是在结合宗教理论之后百花齐放。

    光是在道教之中就有诸多所谓的成仙法——服气、服食、房中术、尸解等等……

    至于其他宗教理论以及杂七杂八各种民间流派产生的各种修仙之术更是不胜枚举。

    这里有所谓的“正道”,诸如按照特定的修炼法门每日修行打坐念经参悟,并且日行好事积累善缘也就是所谓的功德,待得他日功成完满即可得道升仙。

    而既有正道,那自然就会有“邪道”。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照着修心修性、行善积德这种路线坚持下去。

    而不管是哪种“道”,都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可以真正成仙。

    可千古以来试图成仙者却不计其数,犹以古代帝王为最,毕竟作为全天下权势无双万人之上的至尊,再上一层的也只有成为仙人这等追求了。

    但是眼前这个想成仙的家伙绝不会是什么帝王。

    李衡看着眼前的白骨和遥远的高山轮廓久久凝视。

    之所以说有人要成仙,是因为李衡想起了之前他阅读过的大量道家丹道典籍,这其中既有那些玄门正宗的经典,也有某些从历史中流传下来的奇门偏法。

    而在一篇不是多么知名的典籍中,他看到过一个不同于任何一种道教成仙法的理论。

    那是一本名为《乙仙残斋禁》的古书,还是李衡在网上用小号冒充云游西北的道教小徒跟一个曾经在中海南苑书馆当过管理员的“前辈”讨来的。

    那本书其实也只是零散残篇,李衡搞到的那个PDF文件是扫描的照片,光是从照片上就能看到那书年头已经老远了,作为一本偏门异常的典籍常年没人打理,都已经有许多书虫蛀蚀的痕迹了。

    李衡也没觉得这书里写的能是什么多么厉害的仙方大道,只觉得有点稀奇所以当作志怪小说看了下来,看完没多久便忘记差不多了。

    如今见到眼前这一幕终于是再度唤起了这早已抛弃在脑海一角的信息。

    树仙之法——

    舍凡躯四肢,种长生之树,养元神归来,成驻地木仙。

    这种所谓的成仙法可谓是诡异得很了,因为它要求成仙者要有舍弃肉身的觉悟,并且找寻一种名为“卧虎藏龙”的风水地势,在一片无生无源之地种下一株“长生树”,然后将自己除了头颅以外的身躯全部埋入地中供养长生树生长。

    之所以要留下头颅,是因为身躯有四极(四肢)承托天地之能,五行(五脏)转化万物之气,而头颅则是人之元神所在。

    用天地之能和万物之气去滋养长生树,同时将元神所在的头颅保存好,并且以秘法祭炼成【傩物】供奉到“卧虎”之上,待到长生树完全吸收了四肢五脏躯体最终长成之后,头颅中的元神就可以顺着卧虎之势进入树中,重获新生。

    等到这株“长生树”所在“藏龙”之处发生天惊地变之时,“藏龙”就会化作飞龙,而扎根于此的长生树便可乘龙升天一跃成仙!

    在李衡所仰望的方向不远处有一处雄浑的山势横亘于前,不算多么高耸但气势凝沉山脊走向平缓深邃,正如一头“卧虎”盘踞,且虎头微偏凝视着此间,而他脚下所在的林间,则是一道弯弯曲曲全长可达六十余里的山间凹谷,正是潜伏于地的“藏龙”。

    “卧虎”相伴“藏龙”,正是一番虎踞龙盘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