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暗战

    这所古老的房子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我在这里住了二十二年。

    我的美好的童年,还有我的爸妈,还有杜婆婆,他们的影子都还在这所房子里……

    现在要我搬走,要我去住那没有人间烟火气的水泥房子?

    我面色黯然的坐在空旷的大厅,看着房间里熟悉的一切,似乎又回到了童年。

    这是一栋不知什么年月修建的木质平房。

    我只知道这所房子是民国时期翻修过一次,而且当时因为是一个连队在这里驻军,所以将以前这里的一个山神庙改建而成的。

    在民国时期这里还作为过战地医院,部队驻军等居住地存在。

    我现在住的这栋房子是建国后唯一留下来的一栋主楼,据说这栋房是当时的连长住的居所。

    其它建筑物建国后因为不再需要就拆除了,所以房子外围原本的一些建筑不见了,成了一个很大的院落将这栋房子四面环绕!

    因为这栋房子依山而建,后院就有上山小路,还有一条山泉水从屋后经过,夜间听着泉水的声音,和布谷鸟的鸣叫,沉沉地睡去,是一件异常美妙的事情。

    房子是双层夹空墙,地面挑空,全木质地板。所以这所房子真的可以做到冬暖夏凉。

    在这个夏季高温可以到达四十度的城市,我躲在这夹空隔热的屋子里,夏天从来不用空调。

    冬天因为地板并不是直接落地的,而是有挑空层,所以在厨房那里升上灶火,灶火留了通道可以将热气通过地下的挑空层传至全屋,相当于安装了地暖。

    在这里有我的整个童年和学生时代,还有我与家人们共度的美好时光!

    小时候我最喜欢在春天躺在屋后的一块光滑的大石板上,看开满漫山遍野的太阳花,在阳光下闪着金光灿灿的光芒。

    头顶上的白云是那么低,穿过树叶,似乎就飘在你的眼前……

    原本这栋房子的主人是杜婆婆!

    杜婆婆,出生年月日并不清楚,但是这火葬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她才是在这个地方住得最久的人。

    这栋房子因为建国之后划为国有后,又因为这里还留有原本在战时火化遗体的锅炉,所以将这个地方改建成为火葬场。

    但是住在这所房子的老太婆,杜婆婆是一直就住在这里的。

    我爸是九十年代初部队转业分配到火葬场开灵车,那时候会开车也是一项技术活,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人人都会开车。

    所以在部队里的开过车,胆子又大的人分配到火葬场开灵车也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他并不是算火葬场从一开始建成就在的老员工,所以之前场内修的员工楼我爸没有资格住。

    当时为了解决住处,他毅然同意就住这所老房子。

    九八年房改之后,场里的一些人开始自主购房,或者场里作为福利,集体积资去一次性买商住楼以供职工居住。

    但是我爸却一直不愿意去住商业楼,虽然商住楼要现代化很多,而且离火葬场也不远,开车也就十来分钟而已,但是他不愿意去。

    我爸最开始住进来的时候,其实这栋房子里住了三家人。

    一家就是杜婆婆,她一直只有一个人,另一家也是火葬场的职工,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分到宿舍,后来房改之后也搬走了。

    总之我出生的时候,这栋房子里只有我们一家和杜婆婆。

    我七八岁之前的生活基本就是随着杜婆婆,因为白天我爸经常出车,那时候场里就一台车,所以也是很忙的。

    我妈因为对这里不是很喜欢,身体也不是很好,她把她身体不好都归究于这房子阴气太重,所以她大多数时间似乎都在医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