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轻人,大主顾啊!

 秦飞已经触摸到烧制秘色瓷的方法。

 陈国政把烧制秘色瓷的细节尽数告诉秦飞。

 十年前的那次秘色瓷复烧活动,陈国政也参加过。

 但是,任凭他们怎么用科技手段分析釉色的材质,还是达不到秘色瓷的水润效果。

 古瓷的还原实在是太困难了。

 陈国政把一生都献给越窑青瓷,既然有人想要烧出秘色瓷,他自然愿意倾囊相授。

 “有想法吗?”陈国政看到秦飞拿着秘色瓷文物出神,于是问道。

 秦飞放下瓷盘,点点头,“需要尝试,这种事情说不准。”

 “烧制方法很关键,釉的配方更关键,瓷器大多是这两个方面。”陈国政感慨道。

 秦飞点点头,“是啊。”

 接着,秦飞放下瓷器,离开藏馆,又和陈国政一起去看其他的藏品去了。

 越窑青瓷非常的精美,让人感觉到清新自然。

 秦飞感觉到自己又有些兴奋,迫不及待想把秘色瓷还原出来。

 “又兴奋起来了!”

 “有意思啊!”

 秦飞神色热切。

 陈国政陪着他逛了一圈,最后说道:“秦飞,我还有一事相求。”

 “虽说这里是越窑青瓷博物馆,但是也展出其他品类的瓷器,博物馆大多如此。”

 “所以我想从你这里定制几件天青色汝窑展品。”

 “古窑系的瓷器,要属天青汝窑最好。”

 “这种宝贝展品,没有博物馆不想要。”

 事实确实如此。

 国内瓷器博物馆非常多,许多城市都有,甚至不同的窑口都有不同的博物馆。

 这些博物馆虽说不显山不露水,但毕竟是市里的单位,往往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每个月和秦飞定制天青色汝窑的博物馆非常多。

 秦飞在这些人眼里就是香馍馍。

 “好,没问题,回去就开窑,不过得等一场雨,要到月底才行了。”

 秦飞满口答应下来。

 “好,那就说定了。就按市场价,50万一件,怎么样?”陈国政爽朗的笑了起来。

 “嗯,可以。”秦飞点点头。

 “太好了,我等你的天青色汝窑,一直想收藏来着。”

 “还有,也希望你能还原出秘色瓷。”

 两人聊着天,博物馆给秦飞的待遇很高,还准备了休息的房间。

 秦飞并未在这边逗留太久,只是和陈国政探讨了很多秘色瓷的传闻,然后就离开了博物馆。

 这一趟,收获比他想象的还要多。

 起初秦飞是怀着对秘色瓷的好奇过来的,虽说有还原的想法,但也知道希望不大。

 现在经陈国政一介绍,秦飞对秘色瓷的认识越来越深。

 而且,秦飞意识到,现在他所用的古法汝窑,很可能就是秘色瓷发展而来的。

 “那个年代,民间汝窑窑口众多,各个窑口的品质都不相同,皇宫里的汝窑自然是质量最好,也是最正统的。”

 “这一品种的汝窑,似乎就是从五代十国的瓷器传承而来。”

 “这其中,可能就有秘色瓷的身影。”

 秦飞暗暗想着。

 接着,秦飞回到自己的工作间,就开始忙碌起来。

 他先是去石料工厂,自己动手做了一批汝窑釉。

 接着,相同的配方,秦飞把天青色釉的青色调的浅了一些,更偏向于翠青色。

 他又做出一桶新的釉。

 建窑秘色瓷釉。

 “第一次肯定有偏差,先试试,然后再调整。”秦飞心里暗道。

 说干就干,眼下正是夏末秋初之际,天气比较干燥,还未降雨的时候,正适合烧制建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