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见了我哥不得叫一句大师!

 “放心吧。”秦飞接过秦果递过来的盘子,在清水里冲洗干净,放在一旁。

 小院内,兄妹二人开心的聊着,气氛其乐融融。

 秦果很喜欢现在的感觉,这是一种很温馨的感觉。

 这也是让她觉得最幸福的时刻。

 晚上,秦飞躺在床上,思索着下一步的打算。

 爷爷已经六十五岁,按照常理来说,这个年纪的人早就该退休安享晚年。

 但偏远村子和镇子的人,年轻的时候也没买养老保险,所以到了这个年纪,还需要自力更生。

 秦飞打算把瓷器的事情完全接过来,让爷爷好好休息。

 “家里的柴窑窑炉比较破,不过基本满足烧制条件。”

 “但釉是个问题,家里的釉是便宜的工业用釉,这样烧出的瓷器表面更亮,看起来漂亮。但在瓷器老手的眼中,这种釉一看就是劣质产品。”

 “我需要更好的釉。”

 秦飞要烧制极品瓷器,就必须用最好的釉。

 釉的品质,直接决定烧出来的瓷器的品质。

 甚至可以说,区分一件瓷器好坏,就是看这件瓷器的釉色如何!

 “汝窑釉以玛瑙入釉,原材料价格昂贵。”

 “我现在没多少钱,也不能和爷爷还有秦果借钱,而且买材料的钱开销会很大,他们两个也没那么多钱。”

 “极品汝窑我暂时没法烧制。”

 “只能烧制些普通的瓷器先赚钱再说。”

 秦飞心里琢磨着。

 他所谓的普通瓷器,在瓷器领域也算得上是佳作了。

 只不过用的釉很一般,所以没法达到极品的程度。

 翌日,秦飞继续在工作间忙碌。

 他又弄了一些陶泥,算上昨天的三个,一次性做出二十个瓷坯。

 其中以双耳尊最好,其次还有笔洗、砚台、小碗、鹅颈瓶等等,造型不一。

 又过了一天,秦飞开始修坯。

 修坯是一个统称,实际上包括了挖坯、雕坯、粘坯多个步骤。

 秦飞的瓷器本就完善,所以他只需用刻刀放在坯子的表面,修整不均匀的棱角。

 随着坯子在转盘上自转,一点一点白色的泥粉被刻刀刮下。

 瓷坯变得更加的完美。

 接下来就是上釉。

 上釉是制作瓷器的重中之重,做好的瓷坯缺乏韵律,粗糙而又生涩,上釉以后,瓷坯才能展现出不同的光滑和艳丽的颜色。

 釉分几种,釉上彩,釉下彩和釉中彩。

 其实,素色瓷是公认最高级的瓷器,也就是没有图案的单色瓷。

 宋朝的文化典雅含蓄和质朴内敛,追求的是返璞归真的极简主义,汝窑、官窑更是以釉色闻名,靠的就是一种颜色取胜。

 秦飞也更喜欢单色瓷的高级感。

 只不过,家里的釉很差,烧不出高级感,这是手法无法弥补的。

 秦飞感慨道:

 “要想让这些瓷器出彩,没法靠釉,只能靠‘彩’了。”

 “宋朝之后,无论是元朝亦或是明清,瓷器文化都发展的很不错。”

 “明朝斗彩,采取釉上彩和釉下彩结合的方法,倒是值得一试。”

 说干就干。

 这段时间,秦飞学习了解到各个朝代的瓷器知识,也对瓷器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他打定主意。

 要立足当前的较差的条件,尽可能烧制出更精美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