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饭硬吃

    他精通电脑编程,在燕大的绝大多数时间是在计算机室里帮忙。

    一个月130块的工资,这一年物价飞涨,这样的工作内容和薪资水平让他在燕大待的毫无归属感。

    “我带你去找林老师!”佟钟贵又把王晓波拉到了林为民的办公室。

    “林老师这人特别好说话,一会儿你跟他诉诉苦,稿费单肯定提前给你,说不定五篇一起到手。”佟钟贵在走廊里边走边给王晓波出主意。

    王晓波将信将疑,进了办公室,他接着刚才的话聊了起来。

    在燕大打杂,看不到任何光明,每个月的工资对比大部分工薪阶层倒是不算低,可他毕竟留米归国,在米国餐馆刷盘子一天还能赚二十米刀呢,顶他现在两个月的工资。

    他当然不是奔着物质条件回国的,可130块的工资确实是让他有点怀才不遇。

    在不断投稿的过程中,有编辑跟王晓波约稿,希望他可以写一些关于在国外生活的随笔。如今国人崇洋,这种文章非常受众巨大。

    王晓波应约写了几篇,便觉得没意思了。这钱赚的确实轻松,可完全激不起他内心的成就感。

    王晓波爱开车,他还跟妻子李银禾商量过打算买辆出租车来开,最后李银禾考虑到他的驾驶水平,果断否决了这个提议,王晓波开车属于人菜瘾大。

    他碎碎叨叨的说了半天,林为民耐心的听着,最后才道:“既然这样,稿费就先预支给你吧。”

    王晓波闻言大喜,朝佟钟贵看了一眼。

    佟编辑说的果然没错,林老师真的太好说话了。

    《唐人故事》通篇5个故事,共11万字,稿费标准千字20块,稿费合计2200块。

    有了林为民的首肯,王晓波一次性领到了2200块稿费。

    这天傍晚,他兜里揣着这笔巨款,脚步轻飘的走回了位于万寿寺附近的家。

    家里陈设简单,唯一的优点是客厅很大,三面墙都被王晓波打成了书柜。

    妻子李银禾下了班正在厨房炒菜,见他回来了,问道:“回来了?洗一下手,等会准备吃饭。”

    王晓波并未告诉妻子他的送到《当代》的事,他想给妻子一个惊喜。

    他坐在椅子上缓了好一会儿,才起身来到餐桌前,此时李银禾正往餐桌上端菜。

    “啪”的一声,一个厚厚的信封落在餐桌上。

    “这什么?”

    李银禾问着话,顺手拿起信封,看了一眼,便怔住了。

    “哪来的这么多钱?”她惊诧的问道。

    “我赚的。”王小波道。

    “你赚的?干什么赚的?”

    “我要发了,在《当代》,这是稿费。”

    李银禾脸上的讶色更浓,“什么时候的事?你怎么没和我说过?”

    王晓波那张丑脸上终于泛起了微笑,“我想给你个惊喜!”

    他又道:“发的是《唐人故事》,五篇都发,一期一篇,稿费千字20块,一共2200块钱的稿费,我跟主编预支的,都在这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的微笑变成了骄傲。

    王晓波心中的骄傲无法掩饰,他想着,他这辈子除了娶到李银禾这件事,再没有干过比这更牛逼的事了!

    李银禾脸上的惊讶也变成了喜悦,抱住了丈夫。

    说起来,两人的结缘便是因为李银禾无意之间从朋友处看到了王晓波写的《绿毛水怪》。

    那时候王晓波习惯把写在一个大笔记本上,只有和他关系要好的朋友才能看到,后来辗转流传到了李银禾手上。

    那时李银禾还在山西上大学,王小波还在工厂当工人。后来李银禾借着去拜访王晓波父亲,国内的著名逻辑学家王方名去偷偷见了王晓波一面。

    她当时对王晓波的印象可不怎么好,觉得他长得太难看了,只是她后来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丑男人会成为自己的丈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