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包儿

    “这可是奔驰啊!”装帧设计室的小伙子眼中满是惊叹。

    其他人好奇的问道:“伱知道这车?那这车得多少钱啊?”

    小伙子道:“国外不知道,汽贸公司卖,全下来得一百二十万!”

    “多少钱?”群众中爆发出一阵轰然。

    “一百二十万,还得有指标才行!”小伙子重复了一遍,又强调道。

    “我的老天爷!”有女同事拍着脑门感叹。

    在场的所有同事同样满脸震惊,充满了不可思议。

    “就这一辆车?一百二十万?”有人问道。

    “那你以为呢?这车可是国外的豪车,德国造的,连在国外都得是有钱人才能买得起!”小伙子说道。

    有人不禁把目光投向了后楼,“真他娘的不愧是林百万啊,一百多万的车,说买就买!”

    旁边人调侃道:“现在不能叫林百万啦,一百多万的车说买就买,这身家怎么着也得是‘林千万’了吧?”

    这话当然是猜测,可在场没有任何人提出质疑。

    大家扪心自问,他们如果有个一两百万,是绝对舍不得全拿出来买车的,就算是有个三五百万可能也舍不得。

    可人家林为民一出手就敢买,舍得买,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手里有钱,而且肯定远超一百万这个数字,一千万绝对不夸张。

    这两年,林为民又是海外出版、又是百老汇话剧演出,每次有海外电汇,大家听说的数字都是几十万米刀起步。

    一年好几次,这么算一算,一千万人民币对于人家来说也不算什么!

    尽管同事们早已习惯了林为民给大家带来的震撼,可这细细一算,还是让人忍不住感到震惊。

    一千万!

    够他们这群普通的工薪阶层赚多少钱的了,一个月一百块,一年一千二,一百年不过十二万,他们就算是十辈子也赚不到这么多的钱,更何况还有很多人一个月还赚不到一百块。

    “真让人嫉妒啊!”有年轻的同事感叹道。

    嘴上这么说,可这种嫉妒却无法汇聚到实处,让大家真的对林为民产生什么恶感。

    一来是因为人家的作品立得住,这么多年了,每年至少一部,多的时候两部,不仅产量高,质量还好,最关键的是读者也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国文社每年出版的所有图书当中,林为民的作品已经成了一个重大分类。

    一部少则一二十万册,多则上百万册,林为民这么多部加在一起,哪年不给社里带来两三百万册的销量?

    再加上林为民主持的《当代》,每期一百多万册的稳定销量,一年就是一千多万册。

    光他一个人,就垄断了国文社出版物的大半。

    对这样的人,你怎么嫉妒?

    第二个原因,则是林为民一惯在社里的处事原则,工作上从不推诿,成绩有目共睹。凡事不争不抢,为人随和,跟谁都能打成一片。

    尤其是社里的老同志们,对林为民更是有口皆碑。之前卫君怡半夜脑出血,是林为民大老远赶过去拉上她给送到了医院。

    从这一点上,大家也能看出林为民的人品。甭管是你在不在位,人家的态度从来没变过。

    光冲着这一点,就足以让大多数人竖起大拇指说一句佩服。

    最后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林为民所表现出来的天分,和他在这个年纪所取得的成就,真的让很多想嫉妒的人都嫉妒不起来。

    假设你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渣,平时只能考50分,班里有个学霸,回回考一百分。你嫉妒他,理所当然。

    可现在你面前的是个学神,人家不考试,直接跳级上了大学。

    这你怎么嫉妒?

    只能抻着脖子仰望、膜拜!

    “别看了,人家那种天才,百八十年可能也不会出一个,嫉妒有用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