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田里的猹

    林为民走了过去,给自己点上一根烟,道:“老程,不是我说你,你也太惯着你们编辑室的人了!”

    程早春一脸无奈,“你小子,少在这里说风凉话。前几天柳荫跟我背后说你坏话,说你拿他们当驴使唤!”

    “我们这个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我们也不是敌|我矛盾啊!”

    程早春狠狠嘬了一口烟,吐出烟圈,“真羡慕你们编辑部啊!”

    林为民嘿嘿笑道:“你们编辑部刺儿头是真多!”

    他的话里话外透着幸灾乐祸,让程早春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玩笑过后,林为民才正色道:“那个吴世明到底什么情况啊?干嘛干这种事?”

    程早春无奈道:“还不是评职称给闹的!”

    评职称啊?

    那难怪了。

    去年国家出版|局,决定在国文社试点编辑职务系列的职称评定工作,为此成立了评审委员会,卫老太太被任命为了评委会主任,程早春是副主任。

    国文社作为国内出版界的一大山头,社里人才众多,职称评定工作又是开天辟地头一回,评谁不评谁,这里头学问大了去了。

    当时社里的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为了避嫌,主动提出了不参加评定。

    卫君怡又提出了让社领导们不要参评,这样尽可能的减少评定职称过程中产生矛盾。

    可现实是有人、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矛盾,别看国文社是文化人汇聚的地方,一样免不了俗。

    国文社社内的情况,放到后世,可以用“内卷”来形容。

    因为大家的条件实在太过优越,职称评定的门槛高的一批。

    解放前后参加工作的大学本科生,居然只能被评为编辑,有些在国内具有相当知名度的编辑、翻译家,也只能评为副编审或副译审。

    总之,弄来弄去一地鸡毛。

    以林为民的入社时间和资历,他连个助理编辑都评不上,自然对这方面没有什么关心。

    吴世明来社里十来年时间了,在现代文学编辑室的条件也算是出类拔萃,心中对于职称评定自然是有点想法的。

    但他那点资历在国文社一众大佬当中,属实是有点不够看的。

    情急之下,便干出了这回的勾当。

    听程早春说完,林为民摇头说道:“一个职称而已!”

    程早春满脸苦笑道:“我的贤弟啊!你当谁都是你这个名满全国的大作家呢?我们国文社虽说名家遍地,可没名气、没作品的编辑毕竟才是大多数。

    大家都是一个楼的同事,在一起工作几十年,凭什么你能评上,我评不上?还有,助理编辑、编辑、副编审/副译审、编审,这一级职称可就是一级的工资和待遇,能一样吗?”

    林为民掐灭了烟头,“这玩意真是让人头疼!”

    “那怎么处理吴世明啊?”他又问道。

    程早春摊了摊手,“无可奈何啊!顶多就是以后不让他接触《新文学史料》的档案资料了。”

    林为民笑着说道:“你这个领导当的,可够憋屈的!”

    “干了这份工作,就得操这份心,没办法啊!”程早春感叹道。

    林为民没大没小的拍拍他的肩膀,“行。老程同志有觉悟,以后是当社长的材料。”

    程早春拍掉他的手,“可别瞎说。老蒙听着这话,不得跟你拼命?”

    林为民一听这话立马来了精神,“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程早春脸上露出几分神秘笑容,“自己悟去吧,小同志!”

    林为民望着程早春的背影,心中骂道:靠,最恨你们这些谜语人!

    他自然知道程早春的意思是老蒙有可能继任社长的位置,可总得有个时间吧?

    那老颜肯定是要退休了,那卫老太太呢?按理说老颜退休她应该是有力的社长人选,难道卫老太太也要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