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不谈林为民

    “他的主业是编辑,所以每次到我家来时,如果是讨论文学创作或者是稿子的问题,他会以一个编辑的专业角度来一丝不苟的和我探讨,我的稿子他也刷下来过不止一遍。

    但当他作为我的朋友和我相处时,我们谈论的话题可能是女人、足球、涮羊肉,又或者是他那令人嫉妒的发狂的稿费收入。

    俗气的话题更能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形而上的讨论更适合今天这样的场合。

    不好意思,我今天谈的可能有点俗气了!

    但我很想说,恰好是因为有了朋友之间俗气的交流和相处,才使我慢慢变得平和了、豁达了。

    好了,我说到这里,大家大概也应该明白我这个人之所以豁达、宽容的原因了。

    送给大家一句话:多交好朋友。”

    石铁生的讲话结束了,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尽管他不承认,但他就是有这样一种魔力,让很多人初次见面就喜欢上他,并愿意对他敞开心扉。

    提问回答环节结束,卫君怡接下来点到了顾桦。

    这两年《芙蓉镇》、《爬满青藤的木屋》陆续发表,他同样是国内文坛炙手可热的青年作家。

    他讲完之后,有提问者问道:“我想知道,陆遥所说的,你、林为民和陆遥那天晚上睡在一个宿舍里,除了陆遥所说的,你们究竟都谈论了哪些别的话题,是不是迸发出了很多的灵感?”

    这个提问勾起了在场很多观众的好奇心,大家齐刷刷的望着台上的顾桦。

    顾桦挠挠头,面露难色。

    “其实你要真让我说吧,我还真有点不记得了!”

    众人发出了一阵笑声。

    三位当年名不见经传的作家,时隔几年再次聚首,都变成了名动一方的大作家,这本身就是个好让大家激动的故事。

    难道对于当年的往事不应该是历历在目才对吗?

    这种反差感让众人不禁捧腹。

    顾桦勉强的回忆着,继续说道:“当时我跟为民还在文研所培训学习,那天我们好像说起来了他要帮《当代》弄个专辑的事,看看能不能留在《当代》工作,我说我羡慕他拜了万先生这么一个牛哄哄的老师。总之,就像铁生同志刚才说的那样,俗气的很。

    当然了,我们也谈到了文学的话题。只是,我不记得了。”

    他说到这里,众人再次哄笑起来。

    在人们的想象中,大作家聚在一起谈论的就应该是高来高去、不食人间烟火的话题。

    可真正了解了才知道,原来大家都一样。

    在大家的掌声中,顾桦走下了主席台。

    卫君怡看了一眼时间,已经快十一点了,他和鲁东文协的领导碰了一下,打算让几方出席的领导都讲讲话,然后便结束今天的交流会。

    可这时候底下的观众们却不干了。

    “林为民!”

    “林为民!”

    今天来的这些观众当中,有不少都是林为民的忠实读者。更何况,刚才上台了那么多作家,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故意的,几乎每个人都提到了林为民的名字。

    底下观众们的心里被这些作家勾的就像有一百只猫爪子在挠一样,痒的闹心。

    主席台下面群情汹涌,卫君怡摇了摇头,这小子现在的名声还真是越来越大了。

    她不点林为民上台只是怕他今天以编辑的身份抢了前来参加活动的作家们的风头,这会儿反正都要结束了,大家要求的又这么迫切,索性便点了林为民上台。

    林为民淡然的走向舞台,台下的很多人立刻认出来,原来刚才推石铁生上台的那个年轻人就是鼎鼎大名的林为民。

    “呵呵,大家这么热情的叫我上来,我也不知道该讲点什么。今天我的身份是一名编辑,所以干脆就不讲了,大家随意提问,我看着回答,时间差不多了,我就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